水利百科

作物耐盐能力

编辑
所属类别:农田排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作物耐盐能力
外文名称:

作物正常生长所能承受的土壤盐分的最大含量。在盐渍土中生长的作物都有一种对盐的抵抗力,这是因为作物肌体和生理活动中具有某种抗盐功能的缘故。这种抵抗能力常以不致引起作物显著减产的土壤最大含盐量表示,其值是判断作物是否遭受盐害的临界值,是盐碱地选择种植作物和实施盐碱地改良的基本依据。作物的耐盐能力随着作物种类、生育阶段、土壤中盐分组成、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耕作栽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耐盐能力较强的有大麦、棉花、高粱等。一般作物苗期耐盐性较差,生长旺盛期耐盐性较强。耐盐能力指标,除应给出含盐总量百分数外,还应指明土壤中所含盐分的种类。各种离子对作物的危害程度差别甚大。其中氯、钠离子会引起柑橘等果木叶缘灼伤和脱离,但除豆类外,一般作物对氯、钠离子有着良好的耐力。硫酸根离子能引起作物缺钙,并导致减产;土壤中碳酸根离子的含量浓度达到0.005%时,作物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气候条件对作物耐盐能力的影响也较明显。高温干燥的气候,作物耐盐能力低,而潮湿温和的天气则有助于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土壤肥力高、营养条件良好时,作物也具有较高的抗盐能力。表中列出了中国华北平原以硫酸盐、氯化物或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盐碱地上一些作物的耐盐能力。

中国华北平原某些作物的耐盐能力表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