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净作用
编辑基本信息
水体依靠自身能力净化污染的现象。自然界各种水体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排入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可使污染物浓度递减,水体逐渐净化。
自净作用大致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等3种,它们可同时发生,又相互影响。
物理净化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而使浓度降低。污水排入水域,首先是浓度高的污水为比较洁净的水所稀释;其次,污染物质在水流推动下,发生平流输送;同时,污水排入河流,水流中产生污染物浓度差异,高浓度水流便向低浓度水流方向扩散(参见一维水质模型)。水体中易沉降的浮游污染物质,在水域紊流不显著的地方开始沉降,直至河底。污染物质沉降使河水污染浓度降低,但使河床底质的污染物增加。
化学净化
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使浓度降低。流动的水体依靠表层波动将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溶入,使水中污染物与氧发生氧化反应。例如,某些重金属离子(铁、锰等)可由氧化而生成难溶物质,在水中沉降、析出。水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对污染物质均有去除作用,但其方式不一样。例如,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可随水迁移而稀释;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些元素可形成难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含有各种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这些物质多呈微粒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和凝聚污染物,使其随水流迁移或沉降,从而起净化作用。
生物净化
生物活动可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生物净化中以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最为重要,故又称生物化学净化。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发生腐败性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腐生微生物利用有机物为养料而进行繁殖,使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细菌(原生动物的食料),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无机物。水中有机物逐步转化为无机物和高等生物,即可使水体净化。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则有机物分解由好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水便变黑、发臭。
水体自净作用可按发生场所分为:①水中的自净作用,如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水中生物化学分解等;②水与大气间的自净作用,如某些气体的释放;③水与水底间的自净作用,如沉淀和底质吸附;④底质中的自净作用。
影响水体自净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文,水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水体周围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