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利规划
编辑基本信息
珠江三角洲包括西、北江交汇的思贤滘和东江石龙以下的网河区,以及汇入网河区的中小河流,流域面积2.68万km2,其中网河区面积9 750 km2(见图)。
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特点
(1)水网密布,多口门入海。珠江入海水量丰沛,河口岛丘错综排列,使洪、潮造成的河口汊道能长期稳定,形成了网河密布的三角洲。平均网河密度约0.8 km/km2。区内主要水道近100条,纵横交错,相互贯通,上集西江、北江、东江及其他诸河来水后,分由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八大口门入海。其中进潮量最大的虎门是航运出海干线,泄量最大的磨刀门是排洪干道。
(2)弱潮河口,淤积延伸较快。珠江口是弱潮区,各口门年平均潮差为0.86 ~1.63 m,每年经八大口门入海的泥沙为7 098万t。由于潮汐作用较弱,泥沙在口门外大量淤积,岸线延伸较快,如磨刀门近年来年平均延伸110~150 m。大约5 000年前,珠江河口还是一个深入内地的海湾,海岸线在现在的广东黄埔、广州、佛山、石湾一带,目前的岸线已外延约100 km。由于河口延伸及地基沉陷等因素的影响,堤围内地势较低。口门外拦门沙发育,河道愈接近海口,河床愈高,成为排涝、航运的障碍,并加快了浅海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据测算,地面在珠江基面-3 m以上的滩涂约7.6万hm2,其中在-2 m以上可于近期开发的面积约5.5万hm2。
(3)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终年基本无霜,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盛产粮食、甘蔗、蚕桑及水果等。三角洲地区邻近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内有华南经济、交通中心广州市、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以及佛山、顺德等重要城市和华南第一大港黄埔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农商贸各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5年区内有人口1 642万,耕地约48.3万hm2,工农业总产值占广东全省的一半以上,已成为全省商品农业和外贸产品生产基地。
治理成就和问题
珠江三角洲治理开发有悠久历史。堤围始建于宋朝,经历代发展,形成了围内水利建设的独特方式:①潮排潮灌,即在涨潮时自流引水入田灌溉,落潮时向外河自流排水。②桑基鱼塘格局,即改造低地,挖塘垫基种桑,蚕粪养鱼,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过去限于生产力水平,堤围规模小,标准低,难以抗御自然灾害。1915~1949年的35年中,受洪水灾害超过6万hm2的有22次,尤以1915年最为严重:珠江三角洲受灾面积30万hm2,广州市区被淹7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堵口复堤,加固堤围,联围筑闸,将2万多个低矮堤围并成400多个江海堤围,缩短了堤围长度,提高了江河抗御洪潮的能力。保护广州市和大量农田的北江大堤已按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加固,与1999年建成的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联合运用,可使北江大堤抗御北江洪水的能力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保护佛山、顺德、中山等重要城市的珠江三角洲重点堤围可达2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其他一般堤围达10~20年一遇标准。在除涝建设方面,已治理易涝农田占易涝农田总面积的90%,但标准偏低,大部分地区仅达到10年一遇24 h暴雨3 ~4 d排干的标准。
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突出水利问题是:①堤防隐患多,标准低,防洪压力大。三角洲的洪水威胁主要来自西江,但西江干流目前尚未建成控制性防洪水库,沿江防洪仍主要依靠堤防,而长达3 000多km的堤防虽经历年不断加固,但基础渗漏、迎流顶冲、急流逼岸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②入海水道人类活动影响大,泄洪不畅。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江大量建设桥梁、码头及违章侵占河道,显著地减少了河道的过水断面;滥采河砂造成局部河段河床下切,改变网河的分流比;加上口门未进行全面整治,各河泄入八大口门的泥沙、大部分在口门浅海区堆积,影响泄洪和航运,进一步加大了防洪压力。③水污染严重。三角洲地区废污水排放量占珠江流域总排放量的50%以上,河流水质超标现象严重。
防洪(潮)及除涝规划
(1)总体布局。按照“堤库结合、以泄为主、蓄泄兼施”的防洪方针,建设“上蓄、中防、下泄”的防洪工程体系。上蓄:在北江干流已兴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基础上,在西江干流建设龙滩、大藤峡等水库,有效控制西江洪水;中防:加高加固沿江堤防,防御中小洪水;下泄:开展口门整治,确保八大口门尾闾泄洪畅通。
(2)堤防规划。北江大堤按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固,佛山大围、樵桑联围、中顺联围、江新联围等重点堤围按50年一遇加固,其他一般堤防按20~30年一遇加固。海堤加固标准按照堤围重要性确定: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海堤的防潮标准按100年一遇,中等城市海堤防潮标准按50年一遇,其他海堤防潮标准按10~20年一遇。
(3)堤库结合,分别提高防洪标准。首先重点加固堤防,建设西江龙滩水库,并力促大藤峡水库尽早开工建设,使重点城市和重要堤防的防洪标准达50~100年一遇;龙滩、大藤峡等工程建成后,三角洲重点堤围的防洪标准可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一般堤防可由20~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若出现1915年洪水,龙滩、大藤峡、飞来峡等3个水库联合调洪,可保障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城市的防洪安全。
(4)除涝规划。现有抽、截、泄各类措施的综合除涝布局已基本定型,今后重点是提高除涝标准,使城市治涝区达10~2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不受淹,农业排涝区达1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1~2 d排干的标准。
航运规划
规划通过疏浚整治等措施,建设以“三纵三横”1 000 t级以上航道为骨干,300~500 t级航道为基础的纵横交错、干支互补、通达江海的航道网。①三纵:广州港出海航道实现第四、五代集装箱船可自由进出黄埔港区;西江下游出海航道(分经虎跳门、磨刀门洪湾水道出海)规划为1 000 t级航道,可通航3 000 t级海轮;陈村—洪奇门水道通航1 000 t级船只。②三横:东平水道经“七五”期间建设,已达规划的三级航道标准;莲沙容水道及向西延伸至潭江水道,规划为1 000 t级航道;小榄水道规划为1 000 t级航道,其中,大南尾至横门口通航3 000 t级海轮。
河口整治规划
主要是统一安排河口延伸方向和布局,划定行洪范围,保持河势稳定,加大输沙能力,畅通泄洪尾闾,以统筹兼顾防洪、除涝、灌溉和航运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仍维持现有八大口门共同泄洪的格局,尽可能减少东面伶仃洋的淤积强度,向西南调水调沙。
(1)伶仃洋整治规划。伶仃洋汇入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来沙,是广州、黄埔港的出海航运通道。规划要求利用潮流大进大出的特点,维持现状的喇叭型河口形态,减少泥沙淤积,改善通航条件,合理利用滩涂。为有利于港口、码头建设安排,东治导线基本沿-5.0 m等高线布设;西治导线由凫洲水道出口南岸起,经龙穴岛、孖沙,基本沿-3.0 m等高线下延,向西南弯向淇澳岛东北角。蕉门治导线采取一主一支方案,主流以七涌口河宽800 m为控制,按3%扩宽率延伸并与伶仃洋西治导线相接,支汊凫洲水道通过缩窄南岸,控制进口处河宽1 200 m,主、支河道分流比采取导流、疏挖和锁坝方式进行调整和控制。横门治导线维持两汊分流的格局,南汊控制芙蓉山处河宽500 m,以3%扩宽率延伸至金星门,并疏浚中水河床,适当增加分流比;北支与洪奇门水道汇合,重点调整和控导水流夹角,减轻对洪奇门水流的顶托。洪奇门则采取清障、导流、疏挖的措施调整分流比,防止下横沥冲刷和万顷沙西河段的淤积。
(2)磨刀门治理规划。采用一主一支的格局,主干河道由东七围尾延伸15 km至横洲口,行洪宽度由2 200 m逐步扩大至2 300 m,扩宽率1%;支汊洪湾水道河宽按500 m控制。通过筑丁坝、疏挖中水河床等措施进行整治,以保持河道稳定,满足防洪、航运等要求。
(3)黄茅海及鸡啼门治导线规划。黄茅海以利于保持现状河口湾形态和银洲湖的稳定为原则,规划治导线采用喇叭型的格局。东治导线基本保持雷珠—三虎一带现状岸线,再沿-2.0 m等高线与南水岛十八螺咀相连;西治导线从崖门口西侧起,经黄茅岛、角咀山与腰鼓咀连接。鸡啼门规划治导线以大霖控制河宽600 m为起点,按扩宽率3%分别延伸至三牙石和高栏岛,并整治中水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