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
编辑基本信息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国土面积960万km2,全国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年径流量27 115亿m3,但人均水量较低。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量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与人口、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
河流、湖泊和冰川的分布
河流
全国流域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 500多条。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气候湿润多雨的东南部;气候干燥少雨的西北内陆区,河流稀少,有广大面积的无流区。河流可分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和不与海洋相通的内陆河两大类。外流河的集水面积称为外流区域,内陆河的集水面积称为内流区域。从大兴安岭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直至冈底斯山,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主要分界线。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主要的外流河有: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按照地理位置、地形、水源补给条件,大致可划分为内蒙古、河西、青海、准噶尔、中亚细亚、塔里木、羌塘等7个区域,较长的内陆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等。
湖泊
全国湖水面积在1 km2以上的湖泊有2 300个(不包括时令湖),湖泊总面积为71 790 km2,储水总量为7 088亿m2,其中淡水储量占30%。外流区域的湖泊面积为30 650 km2,储水量为2 145亿m3,其中淡水储量占84%;内流区域的湖泊面积为41 140 km2,储水量为4 943亿m3,其中淡水储量占9%。按照湖泊的地理分布和特点,全国可划分为青藏高原、东部平原、蒙新高原、东北地区和云贵高原等5个主要湖区。东部平原是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青藏高原是咸水湖的集中分布区,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
冰川
全国冰川面积58 650 km2,储水总量为51 320亿m3,年平均冰川融水量563亿m3。冰川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6省(自治区),其中西藏和新疆境内的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分布于内流区域的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63%,主要为大陆性冰川,具有降水少、气温低、消融弱、运动速度慢等特点;其余的37%分布在外流区域,主要为季风海洋性冰川,具有降水多、气温高、消融强、运动速度较快的特点。
水资源数量
降水量
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条件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根据中国第1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1 889亿m3,折合面平均年降水深648 mm,小于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深(800 mm)。
地表水资源
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径流量作为定量值。全国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 115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 mm,小于全球陆地平均年径流深(315 mm)。河川径流补给组成为:降水产流补给占71%,地下水排泄补给占27%,冰川融水补给占2%。
地下水资源
指降水入渗和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渗漏对地下含水层的补给量。扣除地下水矿化度大于2 g/L的咸水面积和大型水域面积,全国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约880万km2,多年平均年资源量为8 288亿m3。其中,平原区计算面积为198万km2,多年平均资源量1 873亿m3。中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但有广大的平原分布,地下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且开采条件好,在城乡供水中地下水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资源总量
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联系而又互相转化,河川径流量中包括山丘区地下水的大部分排泄量,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的入渗,故不能将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直接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应扣除互相转化的重复水量。据分析计算,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的重复计算量达7 279亿m3,不重复量只有1 009亿m3。扣重复量后的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m3,分区水资源量见表1。
表1 中国分区水资源量(1956~1979年平均)
水资源特点
人均水量低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天然河川径流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1999年人口统计计算,中国人均径流量2 100 m3,约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
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
中国水资源因受海陆位置、水汽来源、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的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按照年降水量和年径流深,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
(1)多雨—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年径流深超过800 mm。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的大部分,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隅,以及江西、湖南、四川西部的山地。
(2)湿润—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年径流深200~800 mm。包括沂沭河下游和淮河两岸地区,秦岭以南汉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的大部分以及长白山地区。
(3)半湿润—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年径流深50~200 mm。包括黄淮海平原,东北三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和青海的东南部,新疆北部、西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
(4) 半干旱—少水带。年降水量200 ~400 mm,年径流深10~50 mm。包括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宁夏、甘肃的大部分地区,青海、新疆的西北部和西藏部分地区。
(5)干旱—干涸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年径流深不足10 mm,有面积广大的无流区。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的荒漠和沙漠,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西藏北部的羌塘地区。
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
中国外流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6%,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95.4%;内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35.4%,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4.6%(表2)。在外流区域中,水资源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匹配,人均、单位耕地水资源量差别很大: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0%,人口占全国的54.6%,耕地占全国的39.7%,人均水资源量为3 300 m3,单位耕地水资源量为43 860 m3/hm2;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4.4%,人口占全国的43.3%,耕地占全国的54.9%,人均水资源量为740 m3,单位耕地水资源量为5 640 m3/hm2。这种水、土资源和人口组合不平衡的状况,造成了北方用水紧缺的局面。内流区域人均、单位耕地水资源量虽然不少,但有人居住的地区水资源有限,亦感水量不足。
表2 中国水资源、耕地、人口的分区组合
年内年际变化大
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长江以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长,最大4个月降雨发生在3~6月或5~8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华北和东北地区,多雨季节为6~9月,这4个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其中华北地区更为集中,7、8两个月降雨占全年的50%~60%。西南地区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最大4个月(6~9月)雨量占全年的70%~80%。各年的降水量相差也较大,极值比西北大部地区为5~6,华北地区为4~6,东北地区为3~5,淮河、秦岭以南地区为2~4。年径流的年际变化更大,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极值比可达15~20。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比较明显的60~80年长周期,且南北不同步。许多河流发生过3~8年的连丰期或连枯期,黄河曾发生长达11年的连枯期。降水和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是造成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给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带来困难,需要兴建大量水库对河川径流量进行年内调节或多年调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水利工程设施
中国是世界上水利事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历代都把发展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到1998年,全国已建成水库8.49万座,总库容4 924亿m3,其中大、中型水库3 056座,总库容4 333亿m3;建成水闸3.17万座,其中大、中型3 263座。整修、新修堤防25.8万km,保护耕地3 629万hm2,保护人口4.3亿人。农田排灌条件有了较大发展,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 611处,拥有机电排灌动力7 500万kW,配套机电井372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 340万hm2。
供用水量
根据1999年河道外用水资料统计,全国总供水量5 613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含跨流域调水)占80.4%,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9.1%,其他水源供水量(指污水处理回用、集雨工程供水)占0.5%。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127亿m3。全国总用水量达5 591亿m3,其中农业用水(含林牧渔用水)占69.2%,工业用水占20.7%,城乡生活用水(含牲畜用水)占10.1%。分区供用水量见表3。
表3 中国1999年分区用水量(单位:亿m3)
用水指标
1999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的平均值如下:人均用水量为440 m3,万元GDP用水量为680 m3,单位农田灌溉用水量为7 260 m3/hm2,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为91 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27 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89 L/d(含牲畜用水)。分区用水指标见表4。
表4 1999年分区主要用水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