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中国水利史

编辑
所属类别:中国水利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水利史
外文名称:

中国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中国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历史悠久,历代对水利都很重视,文献记载丰富,水利门类齐全。突出的代表,如黄河的治河防洪,大运河的航运水利,长江、珠江流域的圩垸堤围体系,钱塘江的海塘工程等。按防洪治河、农田水利和航运工程三大主要门类的发展,中国水利史可分为7个发展期:①初步发展期;②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发展期;③向江淮流域发展期;④黄河流域恢复及江淮持续发展期;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为主的发展期;⑥普遍恢复及衰落期;⑦全面繁荣期。

初步发展期

夏、商、周三代,自大禹治水至周灭亡(约公元前2070~前256年)。

古代传说中,共工氏采用堤防堵御洪水。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命崇伯鲧治水,鲧沿用共工筑堤的方法失败。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采用疏通排水出路的办法,最终获得成功,建立了第1个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禹疏导江河、平治水土、广开沟洫、规划航运水道的传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千百年治水的成就。传说遍及全国,历时数千年,他的事迹代表着艰苦卓绝的治水精神,成为历代治水的楷模。

春秋战国时,封建小诸侯逐渐合并发展为统一的大国,进入封建社会,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变革,水利事业由萌芽状态开始迅速发展。

治河防洪

夏、商、周三代政治经济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黄河下游与海河水系合一,河道自河南省北部经河北省中部,至天津以南入海。商代已有黄灾记录。文献记载黄河第1次大改道发生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改道后向东迁移,从今沧州以东入海。战国时下游已形成堤防,开始出现决口。其他河流如漳河等也有了水灾记载。

农田水利

黄河中下游旱涝灾害频繁。相传商代初年(约公元前16世纪)有持续7年的大旱。西周后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中游一次大旱,人口大量死亡,涝渍和土地盐碱灾害较普遍。商代已有引水灌田的记载。周代井田制,把900亩地划分为井字形的9区,区间是沟渠和道路,形成排灌系统。春秋时,地区的土地开发规划包括:修筑蓄水和防水堤塘,划定排水区;利用沼泽,划分平原耕地为井字形等。春秋楚庄王时(公元前600年左右),孙叔敖“决期思之水,灌雩娄之野”(在今河南固始一带),形成农田灌溉工程。稍后,有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大型塘堰灌溉,淮河流域陂塘水利大为发展。战国初年,魏文侯(公元前445~前396年)变法,西门豹为邺(今河北临漳西南20 km)令,修建了漳水十二渠,淤灌斥卤土地。《周礼·职方氏》分全国为9州,指出7州“宜种稻”,并列出各州灌溉区,如太湖流域,长江中游沮漳河流域,汉水唐白河流域,淮河汝水流域,关中的渭水、洛水流域,汾水和漳水流域,涞水、易水流域以及山东的淄水、时水、沭水、沂水流域等。

水运

春秋时,黄河中游干支流已有大规模船队航行记载。《尚书·禹贡》描述了战国以前以黄河为主,沟通江、淮、河、济的水道网,辅以海运和陆运。

春秋后期开始有人工运河记载,江汉之间,江淮之间,太湖、长江、钱塘江之间,济水、淄水之间都出现了半人工的运河。有确切记载的是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沟通江淮的邗沟,其后4年沟通泗水及济水的菏水,黄河和淮河间实现通航。战国中期,魏惠王开鸿沟,引黄河水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南经涡、颍通淮水,大梁东又可经泗水通淮河,形成了黄淮之间的又一水道网。

其他

春秋战国时,对水土资源的分布,土壤的种类、肥瘠及适应作物,灌溉水质的优劣,地下水埋藏深度都有初步认识;对水流理论,灌溉渠系的设计、测量方法、施工组织以及堤防维修、管理也都留有一些记载。

记载这一时期的著作,有通史性的文献《史记·河渠书》。其他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管子·度地》等,也散见于先秦文献及地表、地下的遗物。

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发展期

自秦灭周至东汉初平元年(公元前256~190年)。

秦汉统一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农业经济蓬勃发展,水利也相应发展,重点是黄河中上游西北水利的开发、黄河下游的治理以及开辟沟通江淮的运河,形成水利历史的一个高潮期。

秦灭周(公元前256年)后相继兴修了都江堰、郑国渠(参见郑白渠)两大灌溉工程,秦国因此富强,吞并了六国;又修灵渠统一岭南。汉代,特别是西汉武帝时,渠灌水利建设得到大力发展。

治河防洪

汉代黄河下游逐渐发展成为地上河,自西汉文帝时起经常决溢,大规模的有十二三次。当时主要工程有修堤、堵口、疏浚、裁弯取直等。自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后,黄河长期二河分流,或多道分流(参见瓠子堵口)。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决魏郡(治邺),大面积漫流,一般称为第2次大改道。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黄河、汴河成功后,河自千乘入海(今山东利津县境),河道固定下来(参见王景治河)。此后,黄河基本稳定,东汉一朝仅有水灾记载四五次。

西汉治黄思想空前活跃,主要议论有:大改道;开辟滞洪区;变离故道,下游分疏以及放任自流等。较系统的理论,以贾让治河三策最为著名。张戎论及黄河一石水六斗泥,主张以水刷沙等。

农田水利

自汉武帝起大兴西北水利,关中地区为政治经济中心,开发最多。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以渭水为源开凿漕渠,实现漕运、灌溉两利,又修建引黄河及汾水灌渠等。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增建白公渠,与郑国渠合称郑白渠。同时沿黄河从今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至甘肃的河西走廊,大规模开展水利屯田。黄河干支流多沙,引水灌溉采用“且溉且粪”的淤灌形式。东方的淮水、汶水、淄水流域也形成大型灌区。武帝以后,今新疆、青海等地水利陆续开发。汉水中游,今河南南阳一带出现大型陂渠灌区。王莽时,今云南滇池开发水利,垦田2 000多顷。东汉时西北多战乱,水利衰落;东部除维修旧渠外,淮汉陂塘水利兴盛,海河流域潮白河灌溉发展很快,扬州一带的湖塘灌溉,浙东鉴湖水利得到开发。

水运

秦代开灵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一直维持到近代,另利用鸿沟水系沟通东部漕运。西汉时自关东至关中漕运粮食,从几十万石增加到三四百万石,最多至600万石。由于渭水航道曲折、宽浅,在其南面开凿平行的漕渠,并曾整修过黄河三门砥柱航道。东汉王景整修汴渠,使通向江淮的水路畅通。西汉时从长安至杭州的水道形成沟通东西的大运河。

其他

这一时期水工技术,如勘测、规划、修堤、堵口、开河施工等,都有很大发展。西汉已出现水碓,东汉已有水排、翻车、渴乌(虹吸)等水利机具(参见中国古代水力机具、中国古代提水机具),重要文献有《汉书·沟洫志》。

向江淮流域发展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自东汉初平元年至隋政权建立前(190~580年)。

这一时期政治上长期分裂,黄河、海河流域政权频繁更迭,战争连年不断,水利失修,经济长期衰落,只在北魏统一北方时水利稍有恢复。江淮以南较安定,自然条件较好,东晋南迁时,中原人口大量南下,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水利事业得到发展。

治河防洪

三国分立时,黄河下游尚有4次决溢记载,以后300多年中,堤防残破,长期自然漫流,人口稀少,避水而居,仅有大水记载而无黄河决溢为灾之说。南方汉水、长江已有局部堤防。江、淮、海各流域上都有掘河引水攻战的事例,形成不少人为水灾。

农田水利

东汉末至三国时,曹魏大兴江淮间水利,特别是淮、颍流域的陂塘水利屯田,开渠数百里,形成一个水利建设的高潮。西晋时多雨,涝渍成灾,水利以排水除涝为主,废了一批淮颍陂塘工程。西晋后期至东晋时,江南水利迅速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至太湖和钱塘江流域兴建不少塘堰灌溉工程,如练湖、赤山塘等。

海河流域在汉末三国时修建引漳的天井堰,恢复引漳古灌区,又引湿水(永定河)筑戾陵堰;东北等地也有水利的开发。北魏时,在今宁夏建引黄的艾山渠,溉田4万顷。关中及河套各地也有修浚水利的记载。东魏改天井堰为天平堰,西魏、北周兴复引渭、引黄、引洛等关中一带水利工程。

水运

由于军事需要,这一时期水运较发达。东汉末曹操北征,在黄、海、滦各水系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一系列运河,形成北自滦河、南至珠江的通航水道(参见中国古代运河)。孙吴在今丹阳、句容间开破岗渎,建立堰埭,是最早见于记载的渠化工程,并使用了升船机具。曹魏在汝水、颍水上也开有运河。此后至南北朝期间南北交兵,常用的水路是沿邗沟、泗水、济水入黄河,或由长江通巢湖及南淝水、东淝水入淮接涡、颍诸河及鸿沟各水,通黄河。江南在天然河流上大量修建堰埭;开通浙东运河,可通过载重2万石的大船。南齐时祖冲之曾发明脚踏机船,称“千里船”。西晋时也在江陵之北开过北通汉水、南通湘江的运河。

其他

这一时期水力机具,如水碓、水磨、水排等大量发展。重要城市如北方的洛阳、邺、平城(今山西大同),南方的建康(今江苏南京)都有较完备的供水、排水、航运等水利工程(参见中国古代城市水利)。水利文献以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最为突出。

黄河流域恢复及江淮持续发展期

自隋初至北宋末(581~1126年)。

隋唐在民族大融合后,统一全国,北方农业迅速恢复,西北水利建设,超过两汉。但自唐后半期(安史之乱后,755~907年)北方藩镇割据,西北苦于战争;北宋时北有辽,西有夏,西北农业水利恢复艰难,而东南仍蓬勃发展。

治河防洪

隋唐时,黄河下游堤防恢复,300多年中决溢20多次。五代时,政权分立,战乱多,平均每两三年决溢一次。北宋168年中平均一两年决溢一次,灾害规模大,修防工程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空论较多,方略、方针举棋不定。初期多主张开支河分流,实际只筑堤堵口,修埽。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改道,自今天津东入海。于是,有是否挽河归故道向东流的争议。人工改河回东2次,均不能持久,仍然恢复北流(参见北宋回河)。

农田水利

隋及唐前期,西北水利仍以关中为重点,恢复西汉时的面貌,并有所增加。隋开广通渠,相当于汉代漕渠,通运之外也用于灌溉;成国渠增修了六门堰,又开升原渠,兼有漕运之利;其余引黄、引洛、引汾、引涞以至引丹、引沁等灌区,都有增修。河套、宁夏、河西走廊、新疆、青海等灌区规模也有所扩大,但唐后期至北宋普遍衰落。海河流域唐前期恢复扩大旧灌区、修建新灌渠成就显著,但唐后期至北宋大量荒废。北宋时,为边防需要,自天津到保定间蓄水为塘泊,阻止辽兵南下,兼有部分灌溉、排水功能。江淮及其以南,唐前期农田水利已有发展,后期持续增加。在长江干流及岷江、汉水、沅水、赣水都有大量工程;长江干流下游,江淮之间多塘堰之利;南岸及太湖流域多圩田及塘浦。浙闽沿海的御咸蓄淡灌溉工程迅速发展,钱塘江及苏松、苏北、福建都有海堤、海塘出现,直到北宋有增无减。熙宁年间(1068~1077年)王安石变法,大兴农田水利,并在北方多泥沙河流上放淤肥田,利用山洪淤灌,形成了历史上的放淤高潮。

水运

隋唐建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经济中心则在江淮地区,靠运河将2个都城与江淮联系在一起。隋开广通渠,代替渭水航道;唐开升原渠向西延伸。隋炀帝自洛阳开通济渠,经黄河向东南,新汴渠代替古汴渠(参见汴渠);又开邗沟及江南运河,航道规整,自宝鸡至杭州间水运畅通。为避航道险阻,于三门峡段开凿开元新河(参见三门峡运道)。在淮河下游,北宋开龟山运河、洪泽运河等,避免淮水上的风涛。

隋炀帝开永济渠,自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进而形成自今北京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经运河入长江可通珠江水系,其中灵渠段增修了斗门,改善了航道,形成全国水运网。唐代经汴渠每年由江淮漕运400万石粮食至长安、洛阳。宋代建都开封(东京),除汴渠、御河(相当于隋永济渠)外,又有广济渠通山东,蔡河、惠民通东南、西南。每年漕运600万石官粮从江淮至东京,东京成为运河交汇的中心城市。

其他

北宋河防工程技术有较大提高,对河流水势、季节性涨水都有深刻认识。这些技术在元人编辑的《河防通议》中有所记载。水利管理文献,现存有唐《水部式》。兴修农田水利的法令有宋《农田水利约束》等。《新唐书·地理志》、《宋史·河渠志》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水利文献。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都有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

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为主的发展期

自南宋(金)至明嘉靖末(1127~1566年)。

南宋和金南北分立150余年,元代统一,北方农业衰落,黄河下游南北摆动,水灾持续多年。农业经济中心转移到长江以南。

治河防洪

南宋初(1128年)在滑州决黄河御金兵,河道南入泗河,夺淮河入海。金占领黄河流域后,百年间只有三四十年有局部修防,长年多道分流。金灭亡时(1234年),宋兵入开封,蒙古兵又在胙城附近决黄河,南淹宋兵。水流至杞县分3股入淮,主流走涡河。元代亦只有局部修防,河势南北摆动,逐渐趋于归德(今河南商丘)至徐州入泗水一条。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治河,堵塞向北的决口,挽回泗水故道,但效果不显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黄河又南徙,自颍水入淮,后又逐渐北移。由于向北决口会冲断山东运河,在以保漕运为主的治水方针下实行南分北堵。正统及弘治年间2次北决,冲断张秋运河,立即大力堵塞,遂于北岸筑太行堤。黄河决口地点下移到山东曹县、单县以下至徐州段。嘉靖后期,黄河在这一地区分11股、13股漫流,南岸堤防也逐渐完成。这一时期,海河流域的漳河、滹沱河,特别是浑河(永定河)也常有水灾,筑堤修防。长江荆江段已陆续形成连续堤防工程。

农田水利

金朝北方农田水利多荒废。南宋时,西至川蜀,南至两广,塘堰灌溉及沿海御咸蓄淡灌溉工程大量发展。长江两岸圩垸已自下游、太湖流域向巢湖、鄱阳湖、洞庭湖和江汉平原发展;珠江下游堤围也迅速兴起。这一形势,元、明两代继续维持。但是,南宋时围田和圩田在长江下游已出现过多的现象,形成旱无所蓄,涝无所排。于是,有废田还湖的争议。元、明、清治理太湖就是以修塘、理浦、疏泄积水为主。清代洞庭湖等垸田,也有同样问题。芍陂、郑国渠、南阳等古代灌区虽有修治,但都逐渐缩小。元代曾大修宁夏灌渠。沁河灌渠有所扩大。元代曾在云南、广东雷州半岛及蒙古大兴水利。

水运

金代,汴河已经淤废不通。开中都(今北京)至通州间漕渠。元、明两代建都北京,仰赖江南财赋,于是修京杭运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山东段会通河,至元三十年(1293年)开大都(今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自大都起,经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至徐州入黄河,至淮阴西的清口(黄淮运交汇处),再南入里运河过江,入江南运河直达杭州,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会通河段以汶、泗为水源,因水量不足,运输量不大。明初,黄河决口淤塞会通河,永乐九年(1411年)重开时,改进汶水入运的分水工程(参见引汶济运),并经常引黄河水接济。于是,每年漕运400万石南粮至北京,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通惠河明代名大通河,不如元代通畅,京东的通州成了主要转运码头。

其他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是一位有突出成就的水利专家。这一时期的主要文献有《宋史》、《金史》、《元史》、《明史》中的《河渠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三吴水利录》等。《王祯农书》详载水利田制、田间工程、提水机具、水力机具等。南宋以后各地区多编修地方志,多有水利方面的记载。

普遍恢复及衰落期

自明隆庆元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1567~1949年)。

晚明政局混乱,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对运河进行了一些修治。清代自康熙始大力兴修水利。乾隆中期以后水利虽有修筑,多为维持。近代虽有西方技术的引进,但是水利建设成就甚微。

防洪治河

明隆庆以后,在治理黄河中潘季驯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着眼于治沙,并主张固定河道,堵口修堤,修建水坝,修筑高家堰,形成大库容的洪泽湖,拦蓄淮河水,并蓄清刷黄。清康熙时,靳辅、陈潢沿用并发展了潘季驯的治黄思想,以后遵循不变。清代,极重视治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中期以后政治腐败,治河官吏贪污腐败更甚。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黄河下游灾害继续加深;1912~1946年的35年中决溢107次,天灾人祸达到极点。1938年人为掘郑州北花园口大堤,泛滥于河南、安徽、江苏广大地区达9年之久。受黄河影响,淮河灾害增多,近代虽有多项导淮方案,但实施工程不多。长江逐渐形成自湖北至海口堤防6 000余里,各大支流也修了堤防,均有水灾记录。永定河自康熙时虽已修有系统堤防,但仍不断决溢。其余各大河流都逐渐有了堤防,但灾害还时有发生。

农田水利

清前期曾修建宁夏引黄渠道(参见宁夏古灌区);后期,民间修建河套灌渠(参见河套古灌区)。新疆清代实行军垦屯田,水利有新发展,坎儿井修建较多。民国时,复兴关中水利,修泾惠渠、渭惠渠等灌区。古灌区中除都江堰外,清末和民国年间普遍萎缩。明万历和清雍正时曾试修畿辅水利,均告失败。南方圩垸、堤围仍继续发展,但洞庭湖区和沿江湖泊“还湖”和“围田”矛盾日益突出。截至1949年,全国灌溉面积共1 600万hm2(2.4亿亩)。

水运

京杭运河由引黄济运变为避黄行运。明嘉靖末至清康熙时,先后开南阳新河、

河、中运河与黄河隔离,仅在清口一处与黄河交叉。清口由于黄河淤积,堵塞淮水出路,阻隔运道,成为清代治理的重点。道光年间终于淤塞不通。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后,海运代替了内河运输,运河日益荒废,民国时仅有局部通航。近代,帝国主义入侵,长江等内河航运虽有发展,却成为入侵者的通道。

其他

近代西方技术迅速发展,明代后期开始传入中国。清代后期中国一些学者到西方学习并开始系统地将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带回,也有一些西方学者来中国研究中国的水利。西方水利科学技术的引入,并与中国传统的水利科学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中国水利技术和水利理论的发展,如综合治理黄河,制定了淮河、海河等河流流域治理规划和建设泾惠渠、运河上的新型船闸等,都为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参见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

这一时期著名水利人物有潘季驯等。重要文献有《河防一览》、《治河方略》、《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和李仪祉等近代水利专家的著述等。

全面繁荣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全国仅有江河堤防约4万km,水旱灾害严重。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有关部门对主要江河编制了综合治理规划,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全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水利部门做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等工作,建设了众多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一些领域已进入世界前列。这段时间成为中国历史上水利建设规模最大、效益最显著的时期。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防洪治河

按照“蓄泄兼筹”和“除害与兴利相结合”的方针,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7万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全国主要江河初步形成了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的工程防洪体系,以及预测预报、防汛调度、洪泛区管理、抢险救灾等组成的非工程防护体系,防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农田水利

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前的1 600万hm2增加到2000年的5 500万hm2;机电排灌总动力由7万kW发展到7 000多万kW,其中排灌机械装机容量达到4 157万kW;全国除涝面积累计达到2 093万hm2,占易涝面积的85%;盐碱地改良面积587万hm2,占盐碱地的76%;1/3的渍害低产田得到治理。提高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对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供水

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全国年供水能力5 800亿m3。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修建了一批远距离、跨流域的城市水源工程,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碧入连、东江-深圳供水和西安黑河引水等工程。城市供水能力显著提高。

水土保持

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km2。经过治理的地区,有效地保护了国土资源,减轻了对河道和水库的淤积,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水力发电

一大批举世闻名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水电装机容量由1949年的36万kW增加到2000年底的7 700万kW;年发电量由1949年的12亿kW·h增加到2 043亿kW·h。农村的水电建设获得了很大发展,2000年底,已有653个县实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水运

对运河和天然河流的航道进行了大力整治,扩大了水运能力。北方由于工农业用水持续增加,内河航运逐步衰退乃至断航。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