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塘
编辑基本信息
中国古代沿海地区抵御海潮海浪侵袭、防止海岸坍塌、保卫城乡安全的工程。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浙西海塘规模最大,为历代修筑重点。钱塘江口海塘在汉代已出现。隋唐时,浙江大规模修筑捍海塘,江苏、福建等地也有防海堤。宋代,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海塘逐渐增加,海塘结构形式逐渐发展。明代出现五纵五横鱼鳞大石塘。清前期,形成了完整的海塘系统。据文献统计,自唐开元元年至清乾隆四十五年(713~1780年),用工1万人以上,筑塘1 000丈以上的大型工程达35次,其他小规模工程不胜枚举,许多石塘至今仍发挥作用。
钱塘江北岸海塘(浙西海塘)
浙江海塘以钱塘江口为界,北岸通称浙西海塘,自杭州狮子口起至平湖金丝娘桥止,实长137 km。又可分为杭海段(杭州至海宁)和盐平段(海盐至平湖)(图1)。历史上钱塘江出海有北大门、中小门和南大门3道,中小门潮灾最少,北大门潮灾最烈,全靠北岸海塘保护(参见彩图Ⅳ—10)。
图1 中国古代海塘位置示意图
Ⅳ—10 杭州古海塘及镇海塔
韩学章摄
唐开元元年(713年),北岸海塘重修124里。五代吴越时钱镠在杭州采用“竹笼木桩法”筑塘。北宋时有柴塘、石塘等。南宋时盐官(治今盐官镇)潮灾加剧,嘉定十五年(1222年)筑土塘50里以护岸。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潮水冲去海宁海岸19里,都水少监张仲仁沿海塘30余里下石囤40万个修补。明代海宁塘屡次被冲决,以永乐九年(1411年)、成化十年(1474年)、弘治五年(1492年)、嘉靖七年(1528年)和万历三年(1575年)5次灾情最重。
永乐九年修海宁和海盐土石塘11 185丈,十一年又发军民10余万用竹笼木柜装石砌岸。成化七年、十年、十三年都有修筑,嘉靖十二年(1533年)、万历三年(1575年)也有较大治理。海盐平湖段海塘明代因潮势顶冲,灾害加剧,成为北岸治理重点。洪武三年(1370年)改筑石塘2 370丈,仍不断被冲毁。成化八年(1472年)大灾,堤塘毁坏殆尽。十三年杨瑄筑斜坡塘2 300余丈。弘治元年(1488年)谭秀等改石塘砌法为“内横外纵”,塘内填土。稍后王玺改用方石块纵横交错叠砌,成内直外坡式。嘉靖初年一次大水,海塘多被冲毁,仅存这一段“王公塘”,后来称为样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黄光升改进王玺砌法,首创五纵五横鱼鳞大石塘,在塘后开“
清康熙三年(1664年)海宁海塘溃决2 300余丈。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后,水由中小门改走北大门,北岸灾情加重,开始大规模修筑石塘工程。康熙末年筑石塘4 000余丈,土塘6 000丈。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浙江巡抚朱轼在老盐仓筑鱼鳞大石塘500丈。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修筑最勤,仅海宁就筑石塘六七千丈。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潮势南去,灾情减缓。道光十年(1830年)后,潮势又北来。此后20年大兴海塘工程,耗费巨大。据道光十九年(1839年)统计:海宁东西石塘共有17 020丈,柴埽工12 810丈,海盐平湖土石塘共有17 680丈。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失修,毁缺达六七千丈,估计修复需用银800万两。光绪二年(1876年)修复4 200余丈,已耗银600多万两。宣统元年(1909年)曾试验将柴塘改为混凝土塘,因地基塌陷而失败。民国时又有局部石塘改为混凝土塘。1943年查勘,南北两岸鱼鳞石塘及斜坡石塘全部毁坏的达3 000余m,局部损毁的也达3 000余m。至1946年开始用柴埽、混凝土等方法堵塞、补护决口,并改建斜坡塘1 000余m。
钱塘江南岸海塘(浙东海塘)
位于萧山、绍兴、上虞三县属塘工为江塘,其东北则是浙东海塘。萧山、绍兴段长103 km,上虞县百官至夏盖山段长39 km,浙东海塘(夏盖山至镇海)长115 km。钱塘江口南岸有山,潮灾较轻,历代工程规模较北岸小。唐开元十年(722年)有增修会稽(今绍兴)防海塘记载,塘长100余里。宋代修塘记载不多,但已有石塘。明代屡次增修,萧山县有海塘500余丈,绍兴海塘6 100余丈,其中1/3为石塘。余姚海堤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有海堤200丈;南宋时增修4 200丈,其中石塘570丈;元代又修石堤3 100余丈。上虞有海堤200余丈,明洪武年间又筑塘4 000丈。
清代海潮曾经南趋,使南岸遭灾。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冲坍上虞夏盖山以西土塘,后改修会稽、上虞、余姚三县石塘700丈,进行修补。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绍兴一带发生险工,增筑鱼鳞大石塘400丈。嘉庆中,萧山、山阴两县改土塘为柴塘,都是较大工程。浙东海塘除钱塘江口岸外,自鄞县南及浙南之平阳、瑞安等10余县沿海自宋元也有修塘记载,只是没有大灾。
另外,福建长乐海塘亦有培修记载。
江苏海塘
以长江口为界,北岸属苏北海堤,南岸属苏松海塘。苏北海堤从北齐杜弼在海州(今连云港市)筑海堰御潮蓄淡水起(约557年),到唐开元十四年(726年)海州朐山县(治今连云港西)筑永定堤“以捍海潮”,已有一定规模。大历年间(766~779年)又修盐城至通州(今南通市)沿海海堤。北宋时范仲淹系统治理此堤,人称“范公堤”(图2)。苏松海塘记载初见于唐代,宋以后修治渐多。
图2 范公堤示意图
当时华亭(治今上海市松江区)等县在泾塘内筑堰御海潮,南宋于泾旁及海岸筑塘。绍熙年间(1190~1194年),华亭海塘自海盐至松江长150里。明初曾筑长江口海塘1 800余丈,塘高1丈、底宽3丈、顶宽2丈。永乐二年(1404年),又将旧塘加高至2丈。成化八年(1472年),修筑嘉定至海盐海塘共52 000余丈,塘底宽4丈、顶宽2丈、高1丈7尺。此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有修治,崇祯年间(1628~1644年)创建华亭
阙石塘500余丈,用银约5万两。清代江南海塘修治最勤,雍正年间(1723~1735年)在华亭、宝山境创建条石海塘,并修旧土塘为外护,增修土塘数百里,制定管理制度。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宝山以北各县建塘,并加筑桩石坦坡。明清对江苏海塘修筑近30次。1915年飓风后,吴淞塘堤始用混凝土工,此后逐渐推广。1946年大修,共修缮13 000余m。
图3 乾隆年间鱼鳞大石塘断面图(单位:cm)
海塘工程管理
江浙海塘经历1 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道总长650余km的海上长城,保障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这得益于严格的海塘管理。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7年)设“捍江五指挥”,每名指挥管辖捍江兵士400人,专管采石修塘。明代浙江“水利佥事”统筹全省水利和海塘事宜,并有岁修制度。如海宁“额设海塘夫150名,年储役银300两为修筑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黄光升首创将石塘按《千字文》顺序编号制度,便于管理。如海盐海塘2 800丈,分为140个字号,每字号长20丈,把字号刻在塘石上,并设塘长专管。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于绍兴、杭州、嘉兴三府设“海防同知”,专管海塘。雍正三年(1725年)设“海防兵备道”。道光(1821~1850年)以后,海塘由杭嘉湖道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