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郑白渠

编辑
所属类别: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郑白渠
外文名称:

古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为秦代郑国渠(参见彩图Ⅳ—35)和汉代白渠的合称,是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10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到每亩1钟(6石4斗)。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Ⅳ—35 郑国渠

选自《黄河摄影》

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注于渭水。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 500余顷。此后灌区称郑白渠(图1)。《汉书·沟洫志》记载当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

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图1 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经行示意图

前秦苻坚时期(357~385年),曾发动3万民工对郑白渠进行整修。

唐代的郑白渠有3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图2)。灌溉范围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

县(今陕西渭南东北25 km)注入金氏陂。永徽年间(650~655年)郑白渠灌溉面积有1万多顷。由于官吏豪强大量设置水磨,浪费了水,到大历年间(766~779年)仅灌6 200余顷。前后虽四五次下令废毁水磨,但得不到有效贯彻。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唐《水部式》中有具体规定。灌区除设泾堰监等专管机构外,并受京兆少尹(首都副行政首长)的统辖。渠道上的主要枢纽如彭城堰等,还设专人管理。较大的渠道上建有木质闸门,根据预先编制的用水计划,轮流定量供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维修有一定的报批手续和监督办法,不许私自拆修。每年农历正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将沿渠水磨封存,以保证灌溉用水。这时干渠进水闸为6座石门,渠首处建有拦河壅水石坝,称为“将军

”,“长宽皆百步,捍水雄壮”,后毁于水。

图2 唐代三白渠经行示意图

宋代改用临时性梢桩坝,每年均需重修。由于泾水河床下切,历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北宋乾德年间(963~967年)、至道元年(995年)、景德三年(1006年)、景祐三年(1036年)、庆历七年(1047年)、熙宁五年(1072年)、大观二年(1108年)多次维修郑白渠,其中以大观年间赵

主持施工的规模最大,共修石渠3 141尺,上宽14尺,底宽12尺,土渠3 978尺,干渠设节制闸和退水闸以及一系列交叉建筑物,省去了渠口梢桩坝,灌溉面积号称25 093顷,改称丰利渠。大德八年(1304年),泾水暴涨毁渠。延祐元年(1314年)王琚主持改建,渠首再次上移,延展石渠51丈,宽1.5丈,深2丈。拦河坝改为石囷结构,即用卵石填充的木笼砌筑水坝,东西长850尺,宽85尺,共用1 166个,因王琚官职为御史,改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达9 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长安志图·泾渠图说》中有详细记载,此后王御史渠又曾几次维修。

明代近300年间泾渠修治10余次。天顺至成化年间(1457~1487年)曾调集泾阳、三原、礼泉、高陵、临潼五县民工在小龙山和大龙山下进行隧洞施工,干渠再次上移1.3里,改称广惠渠。正德十一年(1516年)又对干渠的一段进行裁弯取直,开新渠长42丈,深2.4丈,次年完工,称通济渠。此后灌溉面积一再缩小。

清代,由于引水困难和泥沙淤积,乾隆二年(1737年)将渠口封闭,专引干渠段的山泉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只维持7万多亩。清末减少到2万多亩。直到1932年在李仪祉主持下,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得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泾惠渠灌区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变成了陕西省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