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工程管理
编辑基本信息
引滦工程是从滦河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唐山市供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引滦枢纽、引滦入津工程和引滦入唐工程3部分。引滦枢纽包括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是滦河中上游重要的控制工程。潘家口水库总库容26.7亿m3,在75%保证率时,可调节水量为19.5亿m3。大黑汀水库位于潘家口水库下游30km处,总库容3.3亿m3。
管理机构
引滦工程管理采取海河水利委员会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模式。海河水利委员会下设引滦工程管理局,负责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分水闸的管理。天津市设引滦工程管理局,负责分水闸出口以下引滦入津工程管理,其下属有隧洞、黎河、潮白河、尔王庄、宜兴埠、于桥水库等6个管理处。河北省水利厅在唐山市设立引滦入唐工程管理局,负责分水闸出口以下引滦入唐工程管理,其下属有邱庄水库、引滦入还(还乡河)、引还入陡(陡河)3个管理处及南观电灌站。陡河水库及滦河下游灌区由唐山市管理。引滦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滦河水量调配,向天津市和唐山市供水及收缴水费,兼顾防洪、灌溉并结合供水发电。
工程管理
引滦工程建成后,全面开展了对工程的观测、检查、维修。潘家口水库1979年开始蓄水前发现,由于施工工艺和温控不严,坝体出现裂缝,竖向裂缝大部分在坝块边长的三分点以内。维修时对深层裂缝进行灌浆;对上游面较严重裂缝,沿缝凿槽回填沥青油膏和环氧砂浆,表面用环氧树脂粘贴橡胶封闭。观测表明,坝体的变形无异常变化,基础扬压力及渗流量均小于设计值。1994年汛后检查,发现坝体上下廊道之间、190m高程附近有一条横向裂缝,1998年采取上下廊道间加钢丝绳锚固的方法进行了加固处理。引滦入津、引滦入唐两线的邱庄、陡河、于桥水库均进行了坝体加固和防渗处理等工作,渠道上的隧洞、渡槽泵站除局部有冲刷、沉陷(已经修复)外,尚未发现影响运行的大问题。为减少输水损失,天津市对引滦明渠大部分渠段进行了衬砌。由于工程的各项指标均正常,引滦工程一直能够按设计标准运行。
为了做到适时、优化调度,潘家口水库建立了计算机遥控雨情、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桥水库自动遥测系统及海河水利委员会至潘家口的卫星通信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引滦工程的调度通信网。分水闸各泵站分别使用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完善后,将进一步实现计算机联网,选择最优调度程序,更好地进行调度。
水量调度
潘家口水库1978年12月开始蓄水,1981年4月常规机组并网发电,1983年9月引滦入津工程向天津市供水,1984年底引滦入唐工程向唐山市供水。潘家口水库在供水保证率75%时,可分水量19.5亿m3,分给天津市10亿m3、河北省9.5亿m3。可分水量不足10亿m3时,天津市、河北省按6∶4的比例分配,潘家口与大黑汀水库间的区间来水全部归河北省,分水水量由引滦工程管理局在分水闸计量。引滦供水计划按水利年度编制,全年计划由汛期(7月1日~9月30日)和非汛期(9月30日~翌年6月30日)2段组成。为了提高潘家口水库的兴利效益,1999年海河水利委员会及引滦工程管理局共同开展了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的研究工作。2000年6月,经水利部批准,潘家口水库汛期最高控制水位由216.0 m提高到218.0 m,增加水库可供水量0.4亿m3。
水质管理
引滦工程开始供水后,海河水利委员会及引滦工程管理局加强了滦河的水质管理,海河水利委员会从1985年开始对潘家口水库实施水质监测,始终没有间断。潘家口水库以上造成的污染可以靠水库自净,水质基本保持Ⅲ类水标准。滦河水体污染物超标较多的是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砷,酚、氰等污染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采用氰化钠炼金的小矿污染更严重。海河水利委员会及河北省已采取行政及经济措施,限制排污,并正在加强流域的水源保护组织,以进一步完善水质管理。
工程效益
1983~1999年,引滦工程共向天津市供水96.17亿m3,向唐山市工农业供水22.73亿m3,向滦河下游农业供水134.33亿m3。引滦入津使天津市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情况大为改善,工业生产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市区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引滦入唐工程通水后,减轻了陡河电厂造成的热污染,提高了电厂出力,缓和了华北电网的供电紧张局面,唐山钢铁、水泥等企业及城市生活用水也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