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平面
编辑基本信息
大范围内波状起伏高差不大的地形面或大范围内高度接近的平缓山顶面,又称
夷平面表现为横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和不同岩系出露区,表面形态呈波状起伏的准平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上升或沉降变位的地形面,即被构造运动抬升了的准平原,或因构造运动沉降而被堆积物或沉积岩埋藏的准平原。有的夷平面,由于不同部位的升降变位程度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高程上。
准平原(peneplain)是戴维斯(W.M.Davis1850—1934)创立的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发育到达老年期的地形面。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时期,一个山峦起伏的区域,最终被风化剥蚀成为起伏平缓的准平原,大约需要2 000万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如中国的辽东半岛与徐州—连云港一带可能是第三纪时期形成的准平原。
在中国,最早被认定的夷平面,是湖北西部山区海拔1 700 m左右的鄂西期地貌面和海拔1 000 m左右的山原期地貌面。之后,有的学者又把该地区分布较广、高度相近的宽谷平台及山前平台等定义为发育不完善的夷平面,称亚期夷平面。
夷平面或亚期夷平面,常被用来研究一个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把夷平面的相对高度理解为该地在准平原形成以来的构造运动抬升(或沉降)的幅度。
但是,近期有的科学家发现,山区的山体高度越高,山顶的风化剥蚀速率也越快,表层风化残积物的更新也比较快。所以平缓山顶是在高部位上遭较强风化剥蚀而相对夷平的剥蚀面,并不一定是由构造运动抬升的(古)准平原。因此,山顶(夷平)面所代表的是该地区的构造运动抬升速率与该山顶面所在高度的风化剥蚀速率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构造运动抬升速率慢,那么山顶面高度将由较强的风化剥蚀而降低;如果构造运动抬升速率加快,超过该山顶高程的风化剥蚀速率,那么山顶面高度也相对有所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