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经济
编辑基本信息
以小流域为单元,在规模化综合治理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化、商品化农业生产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发展小流域经济,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开发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振兴当地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旅游业,使小流域成为发展商品生产的基地。
主要内容
中国小流域经济的模式,可概括为种植型、种养型、种养加结合型、旅游观光型等。小流域经济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治理水流失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把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了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性治理向开发性治理的转变,是群众实践和科研探索的结晶,也是水土保持工作深化改革的成果。中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户包责任制的产生、市场竞争机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小流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小流域规模化开发性治理的发展,各种治理开发措施的优化配置,拓宽了资源利用的空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又为小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到2000年底,全国开展综合治理的小流域达3万多条,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小流域经济已经形成或初具规模,对于繁荣山区经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主要经验
(1)正确处理治理与开发的关系。治理与开发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不重视治理的开发,会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不抓开发的治理,违背了生态与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客观规律,忽视了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客观要求,会使治理没后劲,成果难巩固。要把开发利用寓于治理措施之中,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在综合治理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良性循环,并通过转化增值、加工增值,提高小流域的产出率和商品率。
(2)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支柱产业和有高附加值的优势产品。要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中,根据本地资源条件或某种生产的传统优势,调整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明确有市场前景的主攻方向和不同阶段的开发产品。要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潜力大、销路好的项目,并以本地区初级产品为原料,发展乡村民办加工业和销售等服务业,逐渐形成发展小流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3)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治理开发生产的科技含量。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和各种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都要把改善生产条件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结合起来。要以科技为先导,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向农民传授治理开发技术和生产的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把科技重点放在治理开发实用技术和生产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上,使科技真正深入到小流域的千家万户,迅速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研究应用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沟壑整治技术、机修梯田技术、径流聚集和利用技术、经济林果丰产栽培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要在小流域商品生产中着力推广应用产量高、质量优的动植物良种和先进的栽培、养殖、保鲜新技术;要注意跟踪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不断改良和引进新品种,按市场需求更新换代,生产出竞争力强、销路广、价值高的名优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4)积极培育和发展小流域的市场机制。小流域经济的发展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突破了简单再生产和单一经营的产业结构,突破了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的界限,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发展小流域经济,既要立足本流域的自然条件,又必须着眼市场,研究和预测市场的供需关系,引导农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努力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培育和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市场机制,就是要建立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与农、工、贸一体化,既为小流域的商品产生创造条件,又为小流域的商品流通提供全程配套服务,使小流域的生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连,使小流域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衔接配套,促进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主导产品的系列开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使小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