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道
编辑基本信息
西江干流从源头云南省曲靖市境内乌蒙山脉的马雄山至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企人石注入南海,全长2 214 km河段的航道。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组成,河道平均坡降0.453‰。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三水市思贤
西江水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南部东西连接横向部位,是西南与两广的水运通道。西江航道网的结构特点是:一条航运干线(南宁市至广州市)连接云贵,3个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右江)下达珠江三角洲与珠江水系的东、北江相通,并分别由磨刀门、虎跳门及横门出海与港澳连通,进而与中国南北海运航线相连,并通向世界各大洋。
西江航运干线
南宁市至广州市全长854 km,历史上已是航运较发达的一条航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与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两个政治经济中心之间的一条水运主通道。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全线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航道尺度为(2.3~2.5)m×(60~80) m×480 m(水深×航道宽度×弯曲半径)。由于该航线是由郁江、浔江、西江及思贤
(1)郁江段。南宁市至桂平市共长385 km,天然情况下,虽经局部整治及长年维护,但只能维持0.9~1.1 m水深及20 m航宽,因受枯水流量小及滩险局部比降大等自然要素控制(例如著名的
桂平市、贵港县航运枢纽都建设了水电站,总装机166.5 MW,电站的收益可用于发展航运。
(2)浔江段。桂平市至梧州市长169 km,为西江中游,该河段水量充沛,枯水通航流量可达800~1 000 m3/s,落差17.37 m,平均比降0.102‰,河道宽阔,一般可达500~800 m,最宽处达2 000 m,河中多处江心洲,使河道分汊,碍航滩险多为石质及卵石质,河床相对稳定。采用疏炸为主的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对其中的22处枯水期水深仅为1.3 m的航道滩险进行了整治,工程已于1997年完成。除尚有14处浅滩维护水深1.8 m外,其余均已达到Ⅲ级航道标准。
(3)西江段。梧州市至三水市思贤
(4)东平水道。思贤
上游航道建设
上游3个通道从地理位置上都可伸入云贵腹地,在中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南盘江上段云南境内从开远小龙潭至旬尾42 km河段,航道尺度仅为0.5 m×30 m×60 m(水深×航道宽度×弯曲半径),可通航10 t的小机动船,贵州境内南盘江从坡脚至蔗香两江口长132 km;北盘江从白层至蔗香两江口长85 km;红水河从蔗香两江口至曹渡河口段长107 km。南盘江贵州境内段、北盘江和红水河的航道在1984~1989年进行了全面整治,整治后航道尺度达(1.0~1.2) m×25 m×(150~250) m,可通航100 t级的机动驳。规划在南盘江建5座梯级,在红水河建3座枢纽,使南盘江从开远起至两江口全长496 km的河段全线渠化,通航500 t级船舶,其中,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库区航道1997年开始蓄水已形成139.6 km库区深水航道。北盘江建3座梯级,实现从龙头寨至两江口222 km通航500 t级船舶的渠化航道。
广西境内的红水河从曹渡河口至石龙三江口全长552 km,是水力发电的富矿,已建成岩滩、大化、百龙滩及恶滩等梯级,形成库区深水航道。龙滩水电枢纽是西江水系的骨干防洪工程,2001年7月已开工建设。
(2)南线通道——右江。右江是郁江的上游,从百色市至南宁市长358 km,为Ⅵ级航道。规划进行四级渠化回水至百色市建成Ⅲ级航道。另外结合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可形成富宁至百色85 km、Ⅳ级库区航道。
(3)北线通道——柳黔江通道。都柳江是柳江的上游,从三都至老堡口段长291 km,从老堡口至柳州市新圩河段长212 km为融江,航道尺度为1.0 m×12 m×120 m,从柳州市新圩至石龙三江口为柳江,河段长174 km,航道尺度为1.2 m×15 m×150 m。此外,柳江与红水河在石龙三江口相汇后称黔江,至桂平长124 km,航道尺度为1.5 m×20 m×200 m。规划对都柳江全河段实施梯级渠化,结合部分河段整治,使三都至老堡口河段全线到达Ⅴ级航道标准,通航300 t级船舶;融江结合水电枢纽建设,实现全线渠化,通航300 t级船舶;柳江及黔江,结合大藤峡及红花水利枢纽的兴建形成库区航道,规划建成Ⅲ级航道。
西江出海航道
西江干流自肇庆市以下为潮汐河段,“潮平两岸阔”,天然航道水深较大,通航条件优越,可发展成为通航3 000 t级江海轮的深水航道。西江的主出海口为磨刀门,但由于该处是以河流径流为主的口门(山潮水比例为5.78),拦门沙十分发育,整治难度较大,故选择虎跳门水道进行建设。西江出海航道自肇庆到虎跳门口共168 km,航道的建设标准是通航3 000 t级江海轮,航道尺度为6.0 m×100 m×650 m,工程于1996年开工,2002年竣工。口门外黄茅海航道38 km,航道尺度与之相同,疏浚工程已于1996年完工。
此外,横门出海水道亦是以中山港为依托的出海航道,自中山港至琪澳岛东侧汇入伶仃洋深槽共长48 km,航道尺度为6.0 m×120 m×580 m,有烂山、二茅及琪澳3个浅滩需疏浚整治,该工程于1999年开始建设,2002年完成。
西江按规划可建成内河Ⅴ、Ⅳ、Ⅲ级航道和3 000 t级江海轮航道3 622 km,其中2002年前建成的有1 407 km(另有可区间通航的库区深水航道427 km),余下的有待梯级开发并同步兴建通航设施来实现,而现有的碍航闸坝也将尽快修建或完善通航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