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推移质

编辑
所属类别:陆地水文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推移质
外文名称:

在河床表面附近以滑动、滚动、跳跃或层移方式运动的泥沙颗粒。

促使推移质运动的力是水流对于泥沙颗粒的作用力,包括水流拖曳力和上举力。当水流作用力大于泥沙颗粒阻抗运动的力(主要是颗粒的有效重力)时,床面上的泥沙颗粒将脱离静止状态而进入运动。

推移质运动形式与水流作用的强弱、泥沙颗粒的大小、形状及在床面所处的位置有关,可分成3类:①接触质:泥沙颗粒沿床面滑动或滚动,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与床面保持接触;②跃移质:泥沙颗粒短时间跃离床面,随水流前进一段距离后又落回床面;③层移质:水流强度较大时,床面泥沙颗粒成层移动。推移质运动过程中常形成起伏不平的波动,并在水流作用下向下游缓慢移动。

推移质运动速度比河底附近水流速度小。接触质和跃移质在进入运动后有一个增速过程,因而要增加水流的能量损失;层移质因颗粒间的碰撞,摩擦阻力大,也要有较大的能坡才能维持运动。因此,推移质运动要直接消耗水流的能量。推移质与床沙之间经常产生交换,当交换处于平衡状态时,河床保持相对稳定;否则,河床将发生相应的冲淤变化。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断面的推移质泥沙数量称为推移质输沙率,可以用推移质采样器或其他方法在现场实测,也可根据理论或经验公式,用水力、泥沙因素资料来估算。

一般情况下,推移质比悬移质数量少些,对平原地区大中河流而言,推移质仅为悬移质的10%~15%左右。推移质运动与河流阻力及河床演变的关系甚为密切。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