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土壤剖面性态

编辑
所属类别:土壤勘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土壤剖面性态
外文名称:

土壤垂直断面的形态与特性。从土壤表面往下直至成土母质,显示若干层次。各种类型土壤的层次排列、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松紧度、植物根系、虫孔、新生体、侵入体、有机质、石灰反应等理化、生物性状,都各有特征。这些特征能大致反映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土壤性质,是在野外研究土壤,进行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层次

它具有一系列成土作用所造成的特性。发育完整的典型土壤剖面可分为3层:即淋溶层,又称A层;淀积层,又称B层;母质层,又称C层。C层以下如为岩石层则又称R层。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受侵蚀影响,有的土壤只有B、C层,发育不好的土壤只有A、C层。A层最能反映成土过程的特点。如在草原草甸植被下的土壤A层为生草层;在森林植被下的土壤A层又可分为A1层(腐殖质层),A2层(灰化层),又称漂洗层。在A1层上,还有0层或称A0层,为植被落叶层。碱化土壤的A层为淋溶粉粒层。沼泽条件下的A层为腐殖质层。盐化土壤的A层为盐晶层。耕作土壤的A层,因受耕作施肥影响,一般比较疏松,又称耕作层或AP层。耕作层以下的土层,有的因受犁具的挤压和从耕作层中移出的物质的淀积,一般比较坚硬,根系不易穿透,称为犁底层。20世纪70年代以来,某些特殊土壤层次常被列为划分土类单元的主要依据,被称为诊断土层。

土壤的基本颜色组合示意图

土壤颜色

它与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能反映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母质和发育程度等,是土壤剖面各层最可靠的特征,所以土壤常以颜色命名。土壤中的主色为白、黑、红3种。不同土壤的颜色组合是多样的(见图)。在观测土壤时,一般都采用由天然土壤物质编制成的色阶,或用标准色的专用表来进行比较。

土壤质地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的比例组合,又称土壤机械组成(参见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土壤结构

参见土壤结构。

土壤结持性

土壤颗粒彼此互相黏着吸附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在野外一般凭手指挤压土块时的感觉和土块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来测定。这种特性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土壤颗粒排列状况、土壤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很大。土壤结持性的测定分为3种:①潮湿结持性(土壤水分含量等于或稍大于田间持水量),湿度较大时分不黏着、微黏着、黏着、极黏着等4级。②湿润结持性(水分含量在干和田间持水量之间),分为强松散、疏松、紧实、坚实、很坚实等5级。③干结持性(风干土),分为松散、松软、稍硬、硬、很硬、极硬等6级。

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的形态、大小及数量,是衡量土壤结构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孔隙是土壤内部空气、水分流动的通道和蓄积的场所。孔隙又可分为结构内部的和结构之间的两大类。结构内部的可分为细孔(孔径小于1 mm)、中孔(孔径1~2 mm)、大孔(孔径2~3 mm)、海绵状孔(孔径3~5 mm)、穴状孔(孔径5~8 mm)等6级。结构之间的可分为细裂隙(宽度小于3 mm)、裂隙(宽度3~5 mm)、大裂隙(宽度5~10 mm)、巨裂隙(宽度大于10 mm)等4级。

土壤松紧度

土壤对于进入土层的工具的抵抗力的大小,一般可分为极松、松、紧、极紧等4级。

土壤中的植物根系

按其粗细可分为极细、细、中、粗等4级。按分布的数量又可分为少量、中量、多量等。

土壤中的虫孔

观察有无虫孔,并记载其形状大小。

土壤中的新生体

非成土母质中固有,而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物体。可据此推测土壤的演变过程。在野外观测常见到的形状有:①结核。如石灰结核、铁锰结核等。②硬盘。可分铁盘、石灰硬盘、漠境盐盘、黏土盘等。③盐结晶。④胶膜。按其成分可分黏粒胶膜、腐殖质胶膜、腐殖质——黏粒胶膜、铁锰胶膜、石灰膜、粉砂膜等。⑤斑纹。包括锈纹、假菌丝体、石灰斑等。在记载新生体的形状的同时,还应记载其胶结度,通常分弱胶结、胶结、固结等。

土壤中的侵入体

土壤中与成土过程无关的外来侵入物质。如施肥时带入的砖、瓦、陶瓷、螺壳以及工业和生活废渣、填土动物穴等。

土壤中的有机质

土壤中植物遗体分解的残留物。一般可分为粗有机质、有机质和腐殖质3种。

土壤中的石灰反应

在野外测定土壤是否有游离碳酸钙存在。根据在土壤剖面上滴稀盐酸后发生二氧化碳气泡的程度,可分为强、中、弱、无4级。

土壤酸碱度(pH值)

在野外用混合指示剂及酚酞测定。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