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利史
编辑基本信息
以太湖为中心,北至长江,南至钱塘江,东至东海,西界石臼、固城的太湖流域水利开发史。其开发进程可分为4个时期。
隋以前(581年以前)
相传商末吴泰伯开泰伯渎。春秋后期修胥溪、胥浦、蠡渎、固城圩等。较可靠的材料证明,吴王阖闾和夫差时(约公元前514~前470年),钱塘江与长江间已有水运交通,向西通长江有中江水道,向东通海有多条水道。《史记·河渠书》记载的“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概括了这一地区的水运开发情况。地区内湖泊众多、河流密布,灌溉和水产之利也有小规模开发。
汉代,钱塘江岸已出现海塘。江南运河已有雏形。三国时,孙吴曾在海昌(后称海宁)进行水利屯田;赤乌八年(245年)校尉
两晋南北朝时,太湖流域水运交通比较发达,许多河流修筑堰埭,用牛拖船过埭,称牛埭(参见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南北朝时,所收堰埭税是国家可观的收入。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太湖流域排涝问题的记载。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太湖排水通道松江及沪渎排水不畅,吴兴常有水灾,姚峤经过20年的勘测,提出由
溪向东南开渠排水入杭州湾的方案,工程未成。至梁中大通二年(530年)才大规模施工,收到效益。隋唐至清末时期(581~1911年)
唐代除了大修赤山塘、练湖及长兴西湖等堰塘外,元和八年(813年)常州刺史孟简在常州西北开孟渎,长41里,引江水南流,与原运河相接,成为通江航道之一,并可灌田4 000顷。孟简还在无锡重开泰伯渎,渎长80里。元和(806~820年)末年,杭州刺史李泌引西湖水,灌城内六井,供居民汲引。长庆四年(824年),杭州刺史
由于历代不懈的治理开发,至元、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农业经济区,水利工程受到各方面的格外重视,疏浚修筑不下三四千次。
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平江路(今苏州)辖境已经有围田9 929处。元代修太湖水利亦不下100次,其中以任仁发于元大德、泰定时2次疏浚吴淞江干支流各河水道影响最大,并撰《浙西水利议答录》,这是太湖水利的重要文献记录。明代,仍以开浚为主,规模最大的有永乐元年(1403年)夏原吉、正统年间(1436~1449年)周忱、天顺四年(1460年)崔荣、弘治七年(1494年)徐贯、正德十六年(1521年)李充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吕光洵、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万历五年至八年(1577~1580年)林应训等人的修治。小规模和局部工程不下1 000次。明代,吴淞江渐淤堵,多次疏浚,并大力浚黄浦、白茆、浏河等干支水道作为主要排水通道。文献记载有金藻《论治水六事》、林应训《论苏松水利》。清代,太湖水利工程大小疏浚不下2 000余次,黄浦江较通畅,吴淞、白茆、浏河、七浦等水道虽经常施工,但河道愈来愈浅狭。康熙年间较大规模的修治有4次,雍正五年至九年(1727~1731年)曾大修,乾隆年间次数更多,以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最大,嘉庆年间有2次。道光年间陶澍、林则徐、陈銮等又大修江浙水利,自道光四年(1824年)起,连年施工,直至清末。
清代人总结宋元以来太湖治水方案,不外乎5项:①控制上游及中游,如溧阳、高淳修五堰、东坝等截西面来水,杭州修长河堰等截南面来水,苏州修望亭堰等阻北面来水。②下游分导入江入海,如东开吴淞江、黄浦江、浏河,北开七鸦、白茆诸浦等。③修塘浦纵横贯通,形成河网化水道,以调节水流。④内修围岸,构成圩田,控制排灌。⑤于塘浦入江海之口建闸,以引江水、拦潮水,防止泥沙,利于排泄。文献记载有王夙生《浙西水利备考》和凌介禧《杭州苏松源流分派同归》。
太湖流域海塘工程以浙西海塘、钱塘江北岸海塘最为雄伟。唐开元元年(713年)即有重修海塘124里的记载。南宋及元代海宁海塘修筑较多。明代在海盐修筑亦有多次,清代则仍以海宁为重点。自唐至民国,动员万人以上的大工程不下40次,小规模者达数百次(参见中国古代海塘)。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11~1949年)
连年战争,主管水利的政府部门频频更迭,虽然制定过一些零星的整治方案和计划,开展过一些小规模的工程建设,但太湖流域的水利陷于无政府状态。
民国元年(1912年),设立上海浚浦局(隶属于海关),制定《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1914~1927年先后设立江南水利局、苏浙太湖水利工程局等机构,开展了一些河湖疏浚、海塘修筑和在长江南岸七浦塘上建闸等局部治理工作。此外,还在嘉兴、苏州、无锡等地建立了水位站、雨量站等,太湖流域从1922年起就有了较完整的水文资料。1927年初,在接收江南水利局等单位的基础上,成立了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直属国民政府,开始从全流域范围开展地形、水文测量工作和防洪、防潮、航运、灌溉等工程计划。曾于1927年提出《治理吴淞江初步计划》,1928年提出《治理娄江初步计划》和《浚治胥江计划》等文件,但仍缺乏整体规划作指导。1929年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撤销,同年成立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该会于 1931年提出《太湖流域水利计划及实施大纲》,但其内容仍限于制订计划、筹集经费等。1935年又与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湘鄂湖江水文总站等单位合并组成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曾提出《东太湖蓄洪垦殖工程计划》、《东坝中河航道整理计划》、《东苕溪防洪工程计划》、《太湖通江各口筑坝工程计划》、《上海港维护工程计划》等。但抗日战争时期,太湖流域成为沦陷区,有关工程计划未予实施。包括1949年之前的一段时期,太湖水利几乎无人问津。
在这一时期政府没有组织有效的水利建设,但地方势力和财团受利益驱动,盲目侵占、围垦水面,淤塞河道,严重恶化了这一地区的水利条件。例如,东太湖在1916年尚有湖面265 km2,至20世纪50年代初仅余188 km2,围垦面积约占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流域的水利曾先后归长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太湖水利局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管。1954年,太湖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洪水,相当于50年一遇,广大城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从50年代末着手开展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工作。1985年,经国务院长江口与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协调,江苏、浙江、上海三省(直辖市)对流域规划方案取得一致的意见。1984年底太湖流域管理局成立,隶属水利电力部。1986年水利电力部向国家计委转报太湖流域管理局编报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该方案。此后,太湖流域的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山丘区兴修大小塘坝13.6万座,其中大中型水库近40座;平原拓浚河道,建设闸坝,完成了沿江控制任务;江堤海塘逐年加高培厚,发展机电排灌动力等。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大洪水,太湖水位达到了超历史的最高纪录,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国务院于当年决定全面实施太湖治理工程建设,太湖流域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利建设高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共有11项骨干工程,即望虞河、太浦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东西苕溪防洪、湖西引排、武澄锡引排、拦路港、红旗塘、杭嘉湖北排和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这些工程已陆续完工或即将完工(参见治理太湖骨干工程)。1999年太湖流域再次遭遇特大洪水,太湖出现了5.08 m历史最高水位,超过1991年最高水位0.29 m,流域平均30 d降雨量为150~200年一遇,杭嘉湖地区超过200年一遇。由于建设中的太湖治理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重点骨干工程已基本完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有效地抗御了这次超历史的特大洪水(参见太湖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