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
编辑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它山堰
外文名称:
古代御咸蓄淡引水枢纽工程,位于今浙江省鄞县鄞江镇西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参见彩图Ⅳ—27)。唐大和七年(833年)
县(今鄞县南)令王元 创建。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来则沟浍皆盈,出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发生困难。设计者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滚水坝。堰顶长42丈,用80块半条石板砌筑而成。堰身中空,用大木梁作支架。据记载,堰的设计可做到“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南塘河),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平时可以挡住下游咸潮上溯,拦蓄上游溪水,经上游左岸引水渠(南塘河)灌溉鄞西平原数千顷农田。引水渠下游进入宁波市蓄为日、月二湖,供城市用水。由于引水渠首无闸门控制,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在南塘河右岸建乌金、积渎、行春三 (溢流堰),入渠水量过大可自行泄洪入江(图2)。南塘河也是鄞西平原的一条主要运道。宋代在宁波城东北建3座泄水闸,以泄城市积水。这样由堰、渠道、闸门组成了完整的灌排系统。南宋时为增加引水量,将堰顶加高七八寸,不久被洪水冲毁。初建时淤积较少,每年渠道只淘浚1次。南宋时泥沙淤积加重。淳祐二年(1242年),魏岘在堰上游40余丈处建3孔回沙闸,水大时闭闸拦沙,水小时启闸淘沙,以减少渠道淤积。
Ⅳ—27 浙江鄞县它山堰
韩学章摄
此外,为保证灌渠闸
按时启闭,开庆元年(1259年)吴潜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据此水深可以推算出各处水情,以定开启时间。元、明、清历代都对灌渠和堰体进行疏浚维修。如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县沈继美加高堰顶1尺(今仍存);清咸丰七年(1857年)段先清曾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治;民国3年(1914年)张传保清理堰上淤积,以通水道。现在堰身大部分已埋沙下,所见它山堰堰长134.4 m,堰顶宽4.8 m,鄞西平原水网排灌任务主要由南塘河承担。
图1 它山堰渠首示意图
图2 它山堰灌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