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洪水
编辑基本信息
松花江流域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干支流年最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份,有的年份洪峰出现在9月份。4月份河流解冻期还会出现冰凌洪水(参见松花江凌汛)。
暴雨特点
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26.8mm。东南部山区可达700~800mm,西南部地区仅350~400mm。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于汛期6~9月,而7、8月份雨量要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流域内一次暴雨历时一般为3 d,主要雨量集中在24 h内,日雨量占3 d雨量的70%~80%,有的甚至达90%。集中暴雨往往形成支流的陡涨陡落的洪水过程。嫩江水系有历时超过3 d的连续降雨,累积雨量大,范围广。松花江下游干流大洪水往往是由几次连续降雨或暴雨在不同支流上形成的洪水遭遇而成。流域内暴雨中心地区有:长白山脉老爷岭、龙岗山西侧的浅山丘陵区,包括辉发河上游、拉林河中下游、松花江中游;大兴安岭山脉中段东侧山前台地,北到嫩江右侧支流阿伦河,南至洮儿河中游;小兴安岭山脉南坡的呼兰河、汤旺河上游。
形成本流域暴雨的天气种类较多,如低压、气旋、倒槽、台风、冷涡等。低压暴雨在流域内各处都可能发生。台风暴雨主要分布在流域东南部的松花江上游段和牡丹江。低压类中,贝加尔湖低压和蒙古低压形成的暴雨,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部和北部,包括嫩江、呼兰河、汤旺河中上游。华北气旋(低压)暴雨,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上游及松花江南侧支流拉林河、蚂蚁河和牡丹江。
洪水特性
松花江干支流洪峰、洪量年际变化较大。洪峰和7 d洪量CV值,干流哈尔滨站分别为0.85和0.81,松花江上游丰满站为0.70和0.55,嫩江富拉尔基站为0.92和0.86,其他支流均为0.75~1.00。
松花江上游流经长白山地,植被良好,河谷狭窄,河宽仅100m左右,河道比降一般在1‰左右。洪水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单峰型,一次洪水历时10余d,起涨到峰顶历时1 d左右。松花江上游与嫩江汇合后为松花江干流,河道进入平原地区,河面开阔,平水时宽400~600m,洪水时河宽达3 000~4 000m,河道比降缓,一般在0.5~1.0。哈尔滨站洪水过程长达60 d,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洪峰传播速度慢。松花江洪水大小决定于松花江上游洪水是否与嫩江洪水遭遇。以哈尔滨站为控制,洪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嫩江发生大洪水而松花江上游段洪水较小。这类洪水虽在嫩江造成灾害,演进到哈尔滨,由于河槽调蓄,洪峰有所减小。如
松花江洪水特征值表
嫩江在阿彦浅以上,属大、小兴安岭山区河流,山体浑圆,植被良好,河谷开阔,河道呈复式断面,洪水过程涨水快,退水慢,一次洪水历时15 d左右。嫩江到富拉尔基以下进入平原地区,洪泛河床宽阔,河道坡降平缓,行洪缓慢,一次洪水过程长达60 d左右。嫩江洪水根据暴雨分布分成上游型与下游型。上游型如1955年阿彦浅站洪峰6 250m3/s到下游江桥站仅5 550m3/s。中、下游型如1969年洪水,阿彦浅站洪峰5 750m3/s,而江桥站达10 600m3/s。嫩江各支流属山区性河流,洪水由一次性暴雨形成,洪水过程与嫩江上游干流相似,单独一条支流发生洪水,不能造成嫩江干流较大洪水。1998年汛期嫩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流域型特大洪水,江桥站8月14日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6 400m3/s,为480年一遇,致使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吉林两省西部出现严重洪涝灾害。这场洪水进入松花江干流后,又使哈尔滨站发生了超历史洪水。
历史洪水
1898~1998年的101年间,松花江哈尔滨站出现洪峰大于8 500m3/s的计有10次,以1998年洪水列第1位,实测洪峰流量为16 600m3/s,上游决口水量还原后洪峰流量可达23 500m3/s。松花江上游自1856年以来140余年间,出现洪峰大于10 000m3/s的有11次,其中1995年丰满入库实测洪峰流量16 350m3/s列为首位。嫩江调查到的最早历史洪水,为1794年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的登特科努图克,推得洪峰流量为1 3400m3/s(阿彦浅站值)。1998年嫩江江桥站洪峰流量为26 400m3/s,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