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运河史
编辑基本信息
人类为方便交通而修建运河和建设水运网络的历史。最早有修建运河记载的国家是古埃及,运河的建设在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得到较大发展。19世纪以后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部分参见中国古代运河)
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运河建于公元前 1887~前1849年,即古埃及塞劳斯内特三世时期建成的绕道尼罗河及其支流,经苦湖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古苏伊士运河。此运河后因泥沙淤积和年久失修而废弃。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埃及法老曾企图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开一条运河,但未能实施。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征服埃及,大流士(Darius)一世曾下令凿通这条运河。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为征服希腊,凿通了阿陀斯海角。罗马人由于军事运输的需要,曾在欧洲修建了许多运河。公元67年,尼罗王曾在科林斯(Korinthos)地峡开凿了一条小运河。连接莱茵河与默兹(Meuse)河的卡布鲁(Corbulo)运河长约37km,可以避开北海沿岸的风暴。为了改造英格兰的剑桥洼地,罗马人曾挖掘了好几条运河,把卡姆(Cam)河与乌斯(Ouse)河、宁(Nene)河与威特姆(Witham)河、威特姆河与特伦特(Trent)河连接起来。上述一些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欧洲运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12世纪,运河随着贸易的发展而复苏,中世纪低地势的国家约85%的运输依靠内河航道。1373年,在荷兰梅尔韦德(Merwede)运河上的弗雷斯韦克(Vreeswijk)修建了复式船闸。1391~1398年,德国建成了从劳恩堡(Lauenburg)至吕贝克(Lubeck)的施特克尼茨(Stecknitz)运河,沟通了北海和波罗的海。意大利在1179~1209年建成了纳维格里奥大运河(Naviglio Canal),以便从采石场向米兰大教堂工地运输石料。这条运河上出现了带有人字闸门的船闸。
16~18世纪是欧洲运河大发展的时期。法国于1642年建成了布里亚尔(Briare)运河,把卢瓦尔(Loire)河与塞纳(Seine)河连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线建有40座船闸。1681年完成的朗格多克(Languedoc)运河长250km,把比斯开湾和地中海连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途建有108座船闸、一条165m长的隧洞和3座大渡槽。一些小溪则利用涵管建设暗渠从运河下面通过。德国在这期间曾开挖了许多运河,把易北河、奥得河和威悉河(Weser)连接在一起。英国于1761年开通布里奇沃特(Bridgewater)运河,以便从沃斯利(Worsley)向曼彻斯特运输煤炭。1776年,这条运河延伸至默西河(Mersey)。大特朗克(Grand Trunk)运河则促进了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发展,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到欧洲市场的水路运输。1803~1822年建成的喀里多尼亚(Ca1edonian)运河穿过了苏格兰大峡谷,把沿线的许多湖泊连接在一起。
19世纪以后,世界各地开挖的运河迅速增加。1893年,希腊的科林斯(Korinthos)运河开挖成功,把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连接在一起。在中欧,1840年建成路德维希(Ludwigs)运河,连接起多瑙河、美因(Main)河与莱茵河。俄国早在1718年就有很大规模的运河系统,至1804年,在伯瑞西纳(Bere Sina)和德维纳(Dvina)河之间开辟了一条运河,此后俄国还用人工运河将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德维纳河与鄂毕河的上游连接在一起以发展航运。美国于1825年完成了580km长的伊利(Erie)运河,沿河建造了82座船闸,从而促进了中西部大草原地区的开发。1829年,加拿大兴建了韦兰(Welland)运河。在此期间,欧美以外地区也有一些运河,如缅甸的端迪(Twante)运河、马达加斯加的潘加拉(Pangalanes)运河等。
19~20世纪最重要的运河工程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早在1784年就已初步凿通,19世纪末展宽、加深和裁弯取直后,总长达到98.6km,缩短自英吉利海峡至波罗的海的航程达685km。20世纪初再次扩展,沿线设有多座船闸,可容吃水9m、宽40m的海轮日夜通航。苏伊士运河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一条无闸水道,于1869年通航,全长193.5km,大大缩短了从地中海至印度洋的航程。运河河面宽160 ~200m,可通行8万t级海轮。目前这条运河还在继续拓宽浚深。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水道,全长81.6km,沿河航深为13.5m,河宽150~304m。这条运河自1881年起开凿,中间一度停顿,直至1914年才完工。20世纪末期,为了改善多瑙河的通航条件,建设了美因—多瑙运河工程,全长约100km,包括9个梯级,使东西欧主要河流和运河构成一个整体的运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