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上海水利

编辑
所属类别:上海水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上海水利
外文名称:

概况

上海市(简称沪、申)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上海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东濒东海,西接江苏,西南界浙江,位于120°51′~122°12′E,30°41′~31°53′N之间,全市面积为6 340.50km2,其中大陆部分5 179.20km2,江岛部分1 161.30km2。上海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受海洋湿润空气调节,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5.5℃,冬季以1月份为最冷,夏季以7月份为最热。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 147.3mm,年雨日达132 d,年内降水分布不均衡,夏秋为多雨期,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比约3倍多。上海城市建筑物密集,工业集中,人口密度大,绿色植被少,市区已出现“热岛效应”,近年经过大面积发展城市绿化,这一城市气候特征已有所改善。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1 6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9.07万人。耕地面积28.59万hm2,农业总产值216.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 551.15亿元。2001年境内辖18个区和1个县。

水系和水资源

上海地区属长江水系,江、海、河、湖相间,水网交织,大陆上的河网与太湖流域河网相连,形成以黄浦江为主干的水系,有大小河道23 700余条,长度约20 000余km,河网密度约3.41km/km2,河(湖)面积532.47km2,河面率为8.40%。长江口3个岛屿河网独立成系。上海的河网水系受海洋、气象、上游径流影响较大,河道水流呈往复流状态,汛期高潮位高,进潮量大,多有增水现象,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水文特征(参见彩图Ⅲ—9,Ⅰ—9、55)。

Ⅲ—9.上海市水系及工程分布示意图

Ⅰ—9—2 长江入海口崇明岛卫星彩色影像图

周乐群供稿

Ⅰ—9—1 长江入海口卫星假彩色影像图

周乐群供稿

Ⅰ—55 黄浦江畔上海市

缪宜江摄

上海水资源总量丰富,分为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两大部分。本地水资源量为25.57亿m3,其中地表径流24.15亿m3,承压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2亿m3。过境水资源量为9 441.6亿m3,其中太湖流域来水106.6亿m3,长江干流过境水9 335亿m3。但是,水体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城市。

水旱灾害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位居热带气旋北上路径之要冲,又属东亚季风盛行范围。由于江海河湖相通,地势低平,在海潮和季风影响下,热带风暴、梅雨、暴雨、上游洪水下泄、东海潮汐上溯或连续干旱,会带来频繁的水旱灾害。如遇上述灾害因素的组合出现,更会加剧灾情。据1401~1900年历史资料记载,在500年中,发生水灾的年份有224年,占44.8%,平均每2.2年出现1次。发生旱灾的年份有78年,占15.6%,平均每6.4年发生1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御风暴潮和洪涝旱等灾害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旱灾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随着上海城市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旦出现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水灾。干旱性气候,虽然已对农业威胁不大,但会加重境内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对城市水源地水质和人民生活带来影响。

水利发展

治水历程

上海滨江临海,治水历史悠久,兴衰和水利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凿“胥浦”,汇纳上游众流,东泄出海。三国时期,筑金山咸潮塘,以御海潮。隋唐五代,开发沼泽地,兴建塘浦圩田,发展农业生产。吴越置“都水营田使”、创设“撩浅军”,专事治河筑堤,兴修水利。宋代,在培修江堤海塘、整治圩区水系的同时,着力于吴淞江下游排水河道的拓浚和调整。因水利建设以漕运、纲运为中心,塘浦圩田系统遭到毁坏。明永乐元年(1403年)开挖范家浜,众水汇流,不浚自深,黄浦得以自然扩大。至明中叶,黄浦江逐渐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下游重要泄水通道和上海最重要的河道,航运繁忙,为上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1)20世纪50~60年代,为恢复建设期。开始全面整修外围海塘和江泖圩堤,在市区黄浦江、苏州河局部地段修筑砖石、块石结构防汛墙,在市郊农村开展联圩并圩、并港建闸、疏浚河道,进行局部水系整治。60年代,沿海各县加强修筑海塘,市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开始全面修筑防汛墙。在崇明、奉贤等县组织全市性大面积围垦,建立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同时,以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为依托,以郊区农业生产为城市服务为目的,以“先菜区、后粮区”为步骤,农村机电灌溉迅速向电力灌溉发展,至1970年电力灌溉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0%,在全国率先实现灌溉电气化。

(2)20世纪70~80年代,为建设、调整、建设期。1977年,按照“实行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同城市建设、内河航运相结合,水、田、林、路、村统筹安排,洪、潮、渍、旱、盐、污综合治理”的要求,提出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兴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先后整治开挖淀浦河、大治河、川杨河、蕰藻浜、油墩港、金汇港等骨干河道及一批中小河道,建设一批控制性水闸、泵站工程。80年代前期,贯彻经济调整方针,主要进行续建配套建设。80年代中期,水利建设形成高潮。1988年起,按照1 00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市区208km防汛墙进行加高加固,在黄浦江、苏州河口建设国内第一座闸桥结合的挡潮闸。在市郊结合部地区疏拓河道,兴建套闸、泵闸等,改善暴雨积水和水质污染状况。有计划地改造低洼地、高亢地、盐渍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因地制宜发展“三暗”(暗灌、暗排、暗降)工程,发展菜田喷灌,使近郊菜区基本实现喷灌化,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河道常年疏浚机械化。75%的河道可通航,平均每公里航道年通过货运量4.8万t,是全国内河航道平均船舶密度的20倍。

(3)20世纪90年代,为快速发展期。实现以农村水利为主到建设现代都市水利的转变,开始实施环境水利战略。前期,为了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确立了“城乡一体、团结治水”的方针,全力投入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太浦河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浦东新区水利规划和建设,参与浦东国际机场围垦和防汛工程建设。开展以整治乡村水系和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为“高优高”农业和“菜篮子”工程提供良好的水利条件。“九五”期间,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上海水利建设从“城乡一体化水利”逐步向“改善城乡水环境”的建设格局发展,以“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的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为目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实施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及其他中小河道整治、水资源普查等多项环境水利建设项目,使上海的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同时,随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的相继实施、太湖下游入海通道的辟通,又实施了海塘达标工程、张家塘泵闸工程、西部地区防洪除涝配套工程等一系列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城乡防汛安全、经济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上海地区1998年水资源利用量为110.85亿m3,其中工业用水73.63亿m3、农业用水22.57亿m3、生活用水6.89亿m3、公共用水7.76亿m3。由于本地水资源不足,水源主要依靠丰沛的流域过境水,水资源利用量的34%取自长江,38%取自黄浦江(参见彩图Ⅸ—26),其余取自内河和地下水。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政府颁布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大规模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00年底,已建成雨、污水管道近4 000km,雨、污水泵站309座,污水处理厂21座。还相继建成合流污水一期、污水治理二期以及吴泾、闵行等地区污水外排工程。上海水体严重污染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但保护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水质较好的长江口水资源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999年3月,开展了全市性的水资源普查工作,对本市境内所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所有向河道排放的污染源、对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水利工程进行普查,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Ⅸ—26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上海供水水源

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供稿

防汛工程

海塘是抵御台风高潮侵袭的一线屏障,构筑于陆域滨江沿海和岛屿四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海塘至1949年前大都年久失修、残缺不全。1950年开始,进行大修、加固,并逐步以石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取代桩石工程。70年代以来,又先后修建了石化海塘、团结胜利塘、金汇塘、七九塘、八五塘等海塘。1975年提出海塘修筑标准为堤顶标高8m、顶宽5m,以抵御历史最高潮位5.72m(吴淞站)加11级台风的侵袭。1996年,编制了“上海市海塘规划”,提出城市化地区和大型企业地区按100年一遇潮位(中长期按2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风组合)、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按100年一遇加11级风组合的海塘防御最新标准。1997年开始按此标准实施达标工程,至2000年底,508km市管海塘已有302km达到设防标准。

黄浦江、苏州河市区段及主要支流防汛墙,是随着市区地面沉降、黄浦江高潮位抬高,对城市防汛威胁增加而逐步兴建并不断加高加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市区防汛能力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1956年起,开始在市中心区局部地段修筑砖石、块石结构的防汛墙。1963年以后,全面兴筑市区防汛墙,防御标准不断提高,构筑材料、形式和技术也不断改进。1984年,水利电力部和市政府确定上海城市防汛标准为1000年一遇(吴淞防御水位6.27m,黄浦公园防御水位5.86m)。1988年开始按此标准对市区208km防汛墙进行加高加固建设,至2000年基本完成。

郊区低洼地区江泖圩堤工程是与塘浦圩田同步发展的。1949年前,圩区规模不大,圩堤残缺不全、低矮单薄,抗灾能力很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进行联圩并圩、并港建闸建泵站,提高了抗灾能力。1977年开展水利分片综合治理,按堤高5.0m、顶宽3.0~4.0m的标准加高加固圩堤,缩短防洪堤线,至1996年底,郊区总长468.91km的江泖圩堤,有10%达到设计标准,有295.09km已建有护坡,共计保护面积8.61万hm2,保护人口92.11万人。

水环境治理

进行河道整治,是改善水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1995年3月实施的杨树浦应急疏浚工程,使市区河道整治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1996年,开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同年还制定了“上海市城市骨干河道整治规划”;1998年,又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3年目标,按照“清、疏、拆、建、绿、调、管”的治理标准,提出了河道综合整治3年目标。“九五”期间,先后对市区的夏长浦、新泾港、俞泾浦、彭越浦进行应急疏浚,实施了真如港二期、虹口港、杨树浦港、张家浜等疏浚整治工程。经过整治后的河道排水畅通,黑臭减少,面洁岸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环境,张家浜(西段)还成为浦东新区的生态环境旅游新景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黑臭基本消除。市郊各县、区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改善水环境的目标,也加大了河道整治的力度。

滩涂开发

长江每年有大量泥沙下泄入海,使滩涂和江口沙洲不断淤高扩大。上海地区现有土地面积的62%是2000年来筑堤围涂、开垦造地而形成的。历史上,滩涂围垦开发规模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围涂造地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围垦为主。为建立城市副食品供应基地,市政府于1960年组建了市围垦总指挥部,开始组织大面积围垦,兴建了一大批畜牧农场,为城市供应牛奶、肉类、禽蛋、鱼虾等副食品,并相继安置了37万城市知识青年。70年代起,为解决城市工业、基本建设用地,开始在水陆交通方便的岸滩进行工业围垦,兴建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宝钢水库。80年代后,垦区又出现了市政、旅游、商贸等开发项目,以工业围垦为主,向综合性开发利用发展。90年代以来,滩涂围垦开发工作进一步发展,《上海市滩涂管理条例》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为滩涂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保证。为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相继在浦东南汇、金山漕泾等地进行大面积围垦。90年代末期,在保护生态环境条件下,市政府制定了10年造地4万hm2的围垦规划,南汇东滩和芦潮港围垦工程正在建设中。从1954~2000年,上海地区滩涂围垦面积达7.3万hm2,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

农村水利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规模组织抢修海塘江堤、疏浚河道,缓解洪涝灾害威胁。中期,开始发展机电灌溉。同时,在青浦、松江等地进行小范围的联圩并圩、并港建闸试验。在沿江沿海地区建造一些挡潮、排涝水闸,提高引排灌溉能力。60年代,着手治理低洼地、高亢地、盐渍地。改建新建一批灌区,使旱灾基本消除,涝灾得到控制。到中期,建成了一批河渠相通、沟系配套、水旱轮作的高产田。粮棉地区开始进行地下暗沟试验。电力灌溉迅速发展,到1970年底,控制面积已达耕地面积的90.6%。70年代,从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出发,大力推广暗沟排水,修筑地下渠道,近郊菜区逐步发展喷灌工程。1976年起,配合太湖流域治理,先后开挖了5条大型骨干河道,拓浚了3条市、县骨干河道,增辟沿海沿江排水口门,在主要河口兴建了规模较大的船闸、节制闸和水利枢纽工程,引排灌溉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80年代,进行基点试验,探索现代化水利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发展河道疏浚机械化,灌区发展地下渠、暗管排水技术,菜区发展喷灌技术,同时着手进行城乡结合部地区引清挡污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并逐步提高挡潮防洪、除涝治渍标准,开始实现由单一的农村水利向城乡一体化水利综合治理的转变。90年代,围绕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都市型农业。为提高灌溉泵站的效益,开始实施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对郊区低洼地、高亢地、半低地实施“三地”改造。配合太湖流域骨干工程的实施,在西部低洼地区实施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防洪除涝配套工程建设,工程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除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市属菜田向中远郊转移,为了提高新菜区的除涝能力,开展了菜区外围水利排涝工程建设,近半市属菜地排涝标准可达日降雨200mm后12 h内排出。并开始微喷技术的试点。

水利改革

实行水资源管理体系改革,从1991年12月开始征收水利工程供水水费和堤防维护费,结束了无偿用水的历史。1995年开始实行取水许可制度,至2000年底,已对978个取水口进行了取水许可登记。实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收益、谁负担”,“举债建设、以贷为主、以业养业”的投融资理念,在市区防汛墙加高加固工程、浦东新区水利工程和滩涂围垦开发工程中,进行拓宽投融资渠道的实践,形成了“社会办水利、水利为社会”良性循环模式。实行水利经济体制改革,至2000年底,全系统中已有50%的企业改、转制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在企事业单位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上海市水务局成立,机构体制的重大改革,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和水的流域性、相关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行政效率,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从更高的起点上规划和推进水务现代化建设。

机构与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市城乡水利建设分别由上海市工务局和市郊区工委水利、交通工作部等负责。1955年12月在农业局内设水利处,主管全市农村水利。1976年12月,市委提出成立上海市水利规划组,制定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市革委会于1977年10月批准成立上海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撤销上海市水利规划组、上海市农业局水利组。1980年3月,市委决定将指挥部改名为上海市水利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1984年8月,建立上海市长江口开发整治局,与上海市水利局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受水利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市政府为主。2000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新组建的上海市水务局成立,被列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市水务局承担了原市水利局承担的行政管理,原市公用事业局承担的供水及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开发和利用管理,原市地质矿产局承担的地下水行政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局原承担的市政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及市政公用防汛墙与驳岸的建设和管理,建设部下放的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具体管理工作等5个方面的职能,形成了水务一体的新格局。

展望

展望未来,按照“十五”期间水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要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围绕把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目标,充分发挥上海滨江临海、水系发达的资源优势,从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水务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在提高城市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安全可靠性、提高城市水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5个方面作出新的贡献,支持和服务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行业管理从单一型、分割型向综合型、整体型转变,发展思路从数量型、扩张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运行机制从封闭型、垄断型向开放型、市场型转变。

(2)不断完善“三个体系”。即以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城镇排水系统和14个除涝工程为基本框架,以防汛信息、预案、指挥系统和法律法规为支撑,形成比较完备的防汛保安体系;以水功能区划为依据,以“六厂六线”(石洞口、竹园第一、竹园第二、白龙港、新和、中港污水干线及相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排水和污水处理骨干设施为基础,以“一江一湖十二河”(黄浦江、淀山湖和主要市级骨干河道)为重点,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内河航运等综合功能,形成污水收集处理、综合调水与定期清淤相结合,法律法规和长效管理机制为支撑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科学利用水资源为核心,以确保市民饮用水优质供给为首要目标,建立、完善以“三源一网”(黄浦江水源、长江水源、地下水源和供水管网)为骨干和以雨(污)水回用为适当补充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形成城镇供水、农田灌溉、内河航运、环境用水相协调,水量、水质实时监控系统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合理的价格机制为配套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