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
编辑基本信息
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中国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下游。位于114°45′~122°45′E、34°20′~38°30′N之间,总面积15.67万km2。东邻黄海、渤海,内陆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省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海拔1 524 m,为山东最高峰;东部半岛,习称胶东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参见彩图Ⅶ—6、7)。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大陆海岸线全长3 121km,占全国海岸线的1/6,天然港湾20余处;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为52.5km2,是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 223km2,15m等深线以内的水域面积约1.3万km2。
Ⅶ—6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山东平原
殷鹤仙摄
Ⅶ—7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华北平原
殷鹤仙摄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晴朗干燥。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 300~2 890 h。根据1956~1999年水文系列分析,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mm,由鲁东南沿海向鲁西北地区呈递减趋势,鲁东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达850mm以上,而鲁西北地区仅为550mm。水面蒸发量在1 050~1 400 mm之间,干旱指数在1.0~2.4之间。“十年九旱”、“资源性缺水”、总量少,人均低,时空分布不均,是山东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水系及水资源
山东省的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淮河流域和独流入海水系。山东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长度在5km以上的河流有5 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km以上的河流有1 000多条。黄河是山东最大的客流水系,山东境内长600多km。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有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淮河流域的沂河、沭河,独流入海的胶莱河、潍河等,运河纵贯山东南北。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地区与鲁西北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近1 500km2,蓄水量23.53亿m3。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和东平湖是较大的湖泊(参见彩图Ⅲ—15)。
Ⅲ—15 山东省水系及工程分布示意图
山东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2.9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m3,扣除重复计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05.8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44m3,亩均占有量307m3,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决定了山东省是中国旱涝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受暖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历史上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据统计,从1264~1948年的685年间,共发生旱灾485次,发生概率为67.9%。1949年后,比较大旱灾年份有1968、1981、1997年。1968年大旱,成灾面积超过300万hm2。1997年大旱,百年不遇,全省受灾面积一度达369万hm2,有近6 000个村庄、500万人和100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黄河断流13次,山东段全部断流,累计断流226天。山东省又是中国水灾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自元世祖至元元年到民国37年(1264~1948年)的685年中,共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灾513次,发生概率为74.9%。1949年后,灾情比较大的年份有1961、1963、1964、1974、1985、1991年。山东水灾具有旱涝交替、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经济社会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先哲孔孟的桑梓之邦。山东土地广阔,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生产基地,也是重点对外开放前沿和对外贸易基地,同时又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山东省辖17个地级市、48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至2004年底,全省总人口达到9 180万人。山东省生产力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8.5%,特别是1978年以来,年平均递增11.8%。经济总量逐年增加,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到200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5 49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77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 7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 987.9亿元。全省于1993年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1994年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翻一番的目标。
水利发展
治水历程
山东是中国治水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战国时期,修筑黄河大堤。两汉时期,兴建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和古济水下游引巨淀湖灌溉、引潍河灌溉,灌溉面积达到万余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运军粮,开挖白渠、桓公沟;隋代开凿大运河山东段;宋代开挖广济河;元、明、清、民国时期水利建设都有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就开始了导沭整沂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水利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其发展历程大致划分6个时期。
(1)1949~1957年为恢复与建设时期。山东省先后治理、疏浚河道,培修黄河大堤,进行水土保持试验等工作。在“一五”(1953~1957年)期间,全省开展了打井下泉、引河灌溉、水土保持、涝洼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了第1批虹吸引黄灌溉工程和大中型灌溉工程,出现了莒南县厉家寨等一大批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通过治理,山东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2)1958~1962年为发展与调整时期。1957年以后,山东贯彻中央提出的“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水利建设“三主”方针,全省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群众运动,修建了峡山等163座大中型水库,兴建位山等18处大中型灌区、小水电站和一些水利枢纽工程。这个时期的工程,规模大,投入多,在山东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1961~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山东省没有再上新项目,并停建、缓建了部分水利工程;同时,成立水库检查鉴定组,对已建水库进行检查,着手解决移民等问题。
(3)1963~1970年为充实和发展时期。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平原河道治理及除涝改碱工程。对徒骇河等骨干河道进行大规模整治,通过治理,河道防洪除涝能力普遍提高了2~3倍,同时,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
(4)1971~1978年为巩固和配套时期。这个时期的水利建设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以水库、灌区、机井等配套工程为重点。通过治理,与1970年相比,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91万hm2,达到441万hm2;三年一遇除涝面积达到219万hm2,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增加151万hm2,达到275万hm2。
(5)1979~1985年为经营管理时期。1979年,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山东省缓建了一批水利工程。1982年,开始对水利工程开展“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规划”的“三查三定”工作。随着水利工作重点的转移,山东在水资源管理、水费改革、综合经营、水利投资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改变了水利建设完全依靠国家投资的办法,采取了多层次、多渠道集资措施。
(6)1986~2000年为深化改革、全面发展时期。水利建设、管理方式、服务内容、水行政管理手段、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水利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水利的社会作用日益明显。进行了水库除险加固,兴建了引黄济青等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同时,水利各项改革也全面推进,水利开始迈向了科教兴水、依法治水的新路子。
防汛抗旱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抗旱机构,抓好抗旱设施建设,增强抗旱能力。到2000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77万hm2,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产在400亿kg以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防汛工作由单纯防御洪水转向积极拦蓄洪水发展灌溉。1979年以后,防汛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1996年以后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源工程建设。到2000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水库5 083座,其中,山丘大型水库32座,中型水库152座,重点中型水库有周村、东周、龙湾套、后龙河、萌山、铁山、崂山、三里庄、贺庄、黄前等10座,小型水库4 899座和3万多座塘坝,总库容约160亿m3。2000年全省年工业用水39.3亿m3,农业用水187.9亿m3,生活用水23.3亿m3。地下水年开采量120.8亿m3。全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工业万元GDP用水量330m3,综合万元产值取水量为39m3。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14县(市、区)实行了水务管理一体化,部分县市实现了从水源头管到水龙头。据1999年水质监测资料,山东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水质较差。
农田水利
山东省农田灌溉发展较早。1949年后,大力发展农田灌溉。自1998年以来,山东省在济南、东营、烟台、威海、德州等16个市(地),51个县(市、区),大搞节水增效示范工程,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4.73万hm2,主要建设内容有喷灌、滴灌、微喷设备及土建工程,总投资14.31亿元。到2000年底,全省灌溉总面积达522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77万hm2。全省大中型灌区发展到757处,设计灌溉面积338万hm2,较大的灌区有位山、潘庄、李家岸、打渔张、簸箕李、韩墩等(参见彩图Ⅶ—5)。配套机电井100多万眼。50年来,山东省共解决了993万人历史性缺水人口的吃水问题,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仍有400多万人的吃水问题没有解决。
Ⅶ—5 山东引黄灌区
殷鹤仙摄
引黄灌溉是山东农田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30年代。1954~1961年,大力试办虹吸工程,1962年由于大水漫灌、造成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停止引黄,1966年以后恢复并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到2000年底,全省共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引黄灌区71处,灌溉面积达180万hm2。
水土保持
1985年,全省总计水土流失面积63 537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0.5%,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中低山区、鲁东丘陵山区和鲁西北平原风沙区,涉及全省17个市(地)、120个县(市、区)。1954年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向一村一社连片方向发展,由单项治理向综合治理发展。1978年以后,水土保持工作重点转向小流域承包治理,先后出现了峨庄、上常庄、大埠槐、十八盘等小流域典型。1991年以后水土保持工作进入法制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截至2000年底,山东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万km2。
水文
早在19世纪80年代,山东就开始对各种水文要素设站定位观测。1962年后,国家将基本水文站上收到省和水利部直接管理。1978年以后,全省水文系统推行目标管理。截至2000年底,全省共有水文站148处,水位站17处,雨量站807处,蒸发站48处,泥沙站48处,墒情监测站136处,地下水位站2 670处,水质监测站115处。主要采用固态储存水位、雨量计、压力式远传水位计、雨量数传仪、全站仪、GPS定位系统、MAP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资料整编水文信息微机图文处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十几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情信息传输实现了广域网,水文情报预报实现了微机自动化。
水利规划设计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山东省进行综合性流域规划工作。1980~2000年底,共完成水利规划5 600多项,其中重要的规划有“山东省淮河流域规划”、“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洪规划”、“山东省城市供水水源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1000万亩商品粮棉基地水利工程总体规划”等。完成工程设计22 700多项,其中重要的有“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山东省引黄入卫工程总体设计”、“山东省东调南下大官庄枢纽工程设计”等。
重点水利工程
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主要有引黄济青、沂沭河东调南下2个工程。引黄济青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
Ⅶ—15 引黄济青打渔张渠首闸
殷鹤仙摄
机构与队伍建设
1950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实业厅水利局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水利局。1952年并入农林厅。1955年3月成立山东省水利厅。1958年10月,与山东黄河河务局合并,成立新的山东省水利厅。1966年撤销省水利厅,并入省人委农林办公室;1970年3月设立山东省水利局。1979年12月,山东省水利局改为山东省水利厅。2000年底,山东省水利厅机关在职职工334人,厅直属单位在职职工4 130人。
展望
21世纪,山东水利工作将以新的治水理念,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宏伟目标,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山东水利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保障供水、防洪安全、改善生态三大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信息化为带动,以法制为保障,以管理为中心,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提高防洪除涝标准、改善生态环境三大目标,构筑多功能、高标准的水利工程网络和现代化水利信息网络,健全完善政策、法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四大体系,强化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两大动力,形成配套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
“十五”期间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初步形成全省水资源宏观调控骨干工程框架,努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基本缓解;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率;完成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骨干河道治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水环境恶化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现代化水管体制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信息网络趋于完备,水利产业走向良性的运行轨道;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市、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
(1)构筑全省水利工程网络。以流域为单元,以黄河和大中型河道为骨架,以南水北调东线和胶东输水干线为T形调水大动脉,以蓄滞洪区、南四湖、东平湖及众多山区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为调蓄中枢,形成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逐步达到蓄、泄、滞、排、调、供、节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综合治理、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2)构筑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建成连接水利部和流域机构、覆盖全省的水利信息传输宽带网络,建设完备的专业数据库和山东水利信息网站、水文自动化测报与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水质监测、水土保持、水行政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水行政管理效能。
(3)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政策法规体系、水利行政管理体系、水利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和水利队伍管理体系,确保水利产业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