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荷兰围海造陆

编辑
所属类别:世界水利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荷兰围海造陆
外文名称:

荷兰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北海,约一半国土是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全境地势低洼,有一半土地低于海平面,另一半土地只高出海平面不足1m,沿海只有少量的沙丘屏障。全国有将近一半地区为带有人工排水设施的围垦地,沿海有1000多km长的海堤。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很高。春季风暴潮常袭击陆地,轻则破坏水土资源,重则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公元4世纪,这一带就开始出现人工海堤。从10世纪开始,盛行筑堤造田工程。最初在圩田内实行自然排水。此后至1 400年前后,开始利用风车排水造田。在北部海岸,人们在海堤外侧利用灌木或梢捆做成简单的突堤,以使海中泥沙落淤,淤积到达一定高度后,即筑起新的围堤,这样使海岸逐渐外移,有些能够延伸几英里之远。1 170年的洪水使荷兰地貌发生很大变化。此后几百年间,依靠人工堤防共围垦出5 200km2以上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1/7。最初海堤用黏土和沙筑成,近代在外侧用石块或混凝土块砌护。

须德海(Zuider Zee)是北海伸入荷兰陆地的一个海湾,面积约3 388km2,是13世纪海水上升淹没大片土地而形成的。17世纪有人建议修筑须德海拦海大堤。1916年北海地区遭受水灾。1918年荷兰国会通过须德海法案,采纳了工程师C.莱利于1887~1891年拟定的围垦方案,兴建须德海工程(参见彩图ⅤⅡ—50)。工程于1920年动工,1924年完成副堤2.5km,1927~1932年完成长32.5km、宽90m的须德海拦海大堤。工程包括拦海大堤、泄水闸(兼船闸)、船闸、圩区围堤、泵站、桥梁等。大堤将须德海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称瓦登海,内部在40余年中已改造成5块大面积圩田。剩余的水面易名为艾瑟尔湖,并逐渐演变为淡水湖。大堤用黏土和砾石筑成,内、外两侧均用石块砌护。

Ⅶ—50 须德海围垦工程拦海坝

为了进一步扩大风暴潮防御能力,增加淡水资源,荷兰国会于1958年通过三角洲法,批准在三大河三角洲地区兴建三角洲工程。工程包括拦海坝、挡潮闸、泄水闸、船闸、运渠、桥梁、河堤加固等。用海堤联接岛屿,通过一系列闸、坝的联合运行,防止潮水袭击,拒咸蓄淡,进而围垦造陆,增加土地面积。整个三角洲地区只留下鹿特丹和安特卫普2条港口水道与海洋相通。2条水道沿岸修建了1000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护岸堤防。为了宣泄莱茵河与马斯河的洪水,并防止北海风暴潮的入侵,三角洲工程建有一系列大型挡潮泄水建筑物,以保护三角洲内的大片土地,无风暴潮时则容许大部分潮水通过,以保持渔业生产。

三角洲工程最著名的大型挡潮泄水建筑物有:哈灵水道堵口堤,设置了17孔闸门(1971年);东斯海尔德河建有63孔闸门、净长3000m的挡潮闸(1986年10月竣工);1996年竣工的鹿特丹新水道大型开启式挡潮闸,标志着三角洲工程的最后竣工。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