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江

  • 中国海南岛第一大河。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东北向流至海口市三联村注入琼州海峡。涉及白沙、琼中、儋州、屯昌、澄迈、定安、琼山、临高、文昌等市县(见图)。干流长334 km,流域面积7 033 km2。 南渡江水系示意图 南渡江流域呈狭长形,上中游是中低山地区,山脊陡峻,海拔都在500 m以上。干流在松涛水库大坝以上为上游,河长137 km,流域面积1 496 km2;松涛水库大坝至九龙滩为中游,河长83 km,地面海拔为200~500 m;九龙滩以下为下游,河长114 km,为丘陵台地及滨海三角洲。距入海口10余km的河段为感潮段,挟沙能力减弱,形成许多沙洲。其中,河口内新埠岛与海甸岛,将河口段分三支注入琼州海峡,北支干流在三联村入海,西北支横沟河在网门港入海,西支海甸溪在海口港入海。流域地处热带北缘,降雨以7~10月热带气旋(台风)雨为主,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935 mm,自上游往下游递减。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9.2亿m3。干流总落差703 m,水能理论蕴藏量220 MW。由于枯丰流量差异大,基本没有上等级的航道。2000年南渡江发生有水文观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松涛水库大坝下游龙潭区间洪峰流量达9 300 m3/s,约相当于100年一遇。1997年,流域人口225万人,多集中在中下游地区,干流入海处的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干流上游已建松涛、南伟水库,下游已建九龙滩与龙塘水坝,引水灌溉和发电。全流域已建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54座,总库容38.81亿m3,控制集水面积2 181 km2。其中,松涛水库总库容33.4亿m3,正常库容25.95亿m3。以松涛水库为骨干,大中小工程相结合,形成长藤结瓜的灌溉系统,灌溉儋州、临高、澄迈、琼山、海口五市县8.24万hm2农田,并向城市与开发区供水。海口和琼山市修建沿江防洪堤,可通过洪峰流量9 480 m3/s,相当于50年一遇防洪标准。规划兴建迈湾控制性水利枢纽,经迈湾与松涛水库联合调节后配合堤防工程,将较大地缓解洪水对下游数万公顷良田和上百万人口的严重威胁。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

  • 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支流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5个国家。巴拉那河上源为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均发源于巴西高原,汇合后称巴拉那河,西南流至瓜伊拉,穿行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在科连特斯进入阿根廷,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全长4100km,流域面积310万km2。主要支流左岸有伊瓜苏河,右岸有巴拉圭河、萨拉多河等,其中以巴拉圭河为最大。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西南部的帕雷西斯山脉东南坡,自北向南流,经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的科连特斯附近注入巴拉那河,全长2550km,流域面积109.5万km2(见图)。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水系示意图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皆有降雨,年降水量1200~1800mm。河口年平均流量为25370m3/s,年入海水量8000亿m3。其中巴拉那河口年平均流量17700m3/s,年径流量5582亿m3,实测最大流量64987m3/s,最小流量2447m3/s。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长320km。由于地面下沉,未出露三角洲,成为一个巨型的喇叭状三角港,最宽处约220km。巴拉那河水量丰富,上中游干支流,河谷切入巴西高原,形成许多急流和瀑布,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65000mW,其中巴西可开发年均发电量3630亿kW·h,巴拉圭1100亿kW·h,阿根廷950亿kW·h,玻利维亚250亿kW·h,乌拉圭90亿kW·h。至1999年,巴拉那河干流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6座,总库容1234亿m3总装机容量25740mW;各支流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30座,总库容1830亿m3,总装机容量27060mW。世界大型水电站之一的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干流上,最大坝高196m,总库容290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0mW。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下游,为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的重要水道,承担乌拉圭约90%和阿根廷约30%的进出口货运量。干支流各级水电站均建有船闸,利于通航。入海口处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及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等大城市。该流域是南美洲最发达地区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农副产品。这里有森林,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油、天然气,是南美洲的工业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中心区。

水利科学

  • 在研究自然界水的特性、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水的控制、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为目的的应用技术科学。它具体体现在水灾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的全过程,最终归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水体、水域的全面保护。水利科学的基础学科有水文学和水资源学、水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另外还涉及许多学科门类,主要有: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测绘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机械学、电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史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等。当代水利科学中所包含的分支学科,按性质可分为:专业学科包括防洪、灌溉与排水、水力发电、航道与港口、水土保持、城乡供水与排水等;按工作程序划分的学科,包括水利工程勘测、水利规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管理等;综合性分支学科包括水利史、水利经济、水资源等。发展简史水利科学依据有关基础学科、专门技术学科和水利事业的实践,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古代,人们从事水利,完全依靠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便逐步形成古代的水利科学。历史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水利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关系,在中国、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水利发展较早的国家中,都有早期的水利科学经验的著述。世界上最早的这类代表著作有公元前400多年希腊的希罗多德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游记,记述了这些流域的防洪、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的特点和经验。成书于公元前475~前221年间中国战国时期的《管子·度地》和《考工记》,对水源和土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修渠和筑堤的重要原则。公元前250年前后,希腊阿基米德著的《论浮体》是世界上第1部水力学理论著作,确立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被后人称为“阿基米德原理”。18世纪以后,由于古典力学中的一些分支,特别是水力学的发展,水利科学开始建立于力学的基础之上。瑞士人D.I.伯努利研究了水的流动和阻力,于1736年提出液体质点运动时遵守能量守恒定理,后称为伯努利定理。同一时期,瑞士人L.欧拉、法国人A.de谢才,以及19世纪的英国人O.雷诺、法国人H.-P.-G.达西和J.-J.裘布衣等人对管道、渠道以及土壤中水的运动的实验研究,充实和发展了水力学。1773年法国人C.-A.de库仑发表土的抗剪强度及古典土压力理论,后经英国人W.J.M.朗肯、德国人O.莫尔、法国人J.V.布森涅斯克等对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充实和发展了土力学。早在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就对河流进行定位观测,1807年在瑞典的维纳恩湖上的维纳什堡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系统的流量记录站,依靠系统的观测资料,对于水在陆地的循环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了进一步了解。1898年,德国的H.恩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水工模型试验室,开始将水利工程整体转换为模型置于试验室中进行研究。1917年,K.太沙基创立了土工试验室。此后,水力学模型试验和土工试验普遍引进水利科学的领域。20世纪30~40年代,有关材料、结构的实验也逐渐在水利科学中得到应用。近代的西方水利科学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841年北京开始有雨量记录,长江口和宜昌的长江水位记录分别始于1865年和1877年,1889年用近代测量技术测绘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黄河图,1902年山东河防设电报局,1923年邀请德国治河专家H.恩格斯进行黄河下游河道模型试验。中国近代的水利科学家李仪祉(1882—1938)于1915年起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7年,主讲河工学、水文学、大坝设计等专业课程,1932年主持完成了泾惠渠第1期工程的设计,1935年在天津和南京分别成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和中央水工试验所,开创了中国近代水利科学实验工作。通过教育、科研和工程建设,西方的近代水利科学技术得以在中国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推动下,水利科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对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建设的规模与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加速了现代技术与水利科学的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减灾、水资源的开发管理、水环境的保护和水工建筑物等学科,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水利科学领域普遍应用了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水利基础科学的内容也更加充实,水利科学的理论研究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研究方法水利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始终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基本法则。水利科学及其基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现场调查研究、观测实验、各类模型试验、分析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水利科学各个分支学科虽各有其不同的侧重方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各自的研究特点,但主要的依然是靠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运用水利科学的基础学科中已知的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如基础学科中的水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河流动力学等的研究,就是采取大量的模型或试样,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力学的或物理学的规律以及数学工具进行理论分析,并与现场观测或工程实践进行比较验证;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则偏重于统计分析大量的系统观测资料,运用地球物理学的规律和数学工具进行综合与归纳。进入现代,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数学模型已成为水利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加上人造卫星、信息技术的开发,水利科学研究方法走上了新的台阶。水利科学对水利事业的作用水利事业的实践是水利科学发展的基础,水利科学又给予水利事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探索改造自然环境的途径,处理水利事业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关系。认识水的自然规律的水利科学,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规律相结合,不仅可使水利事业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效益,并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合理开展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进行调查勘测和分析研究,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制定工程规划,对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和施工等。这些工作特别是调查、勘测、规划与设计等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步骤,例如勘测手段以及取得资料的分析与判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工程的规范,建筑物的型式、尺寸、结构及材料的确定,都需要应用水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③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利工程建成后,在运行中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并不断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以保证工程设施处于正常工况,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要对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实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④开辟新的发展领域的技术源泉。水利事业要满足人类社会对水量、水质和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依靠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开拓发展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⑤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水利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水利科学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①在全国主要江河开展全面系统的水文、气象持续观测的基础上,对暴雨洪水和水资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发展水平水供需关系的初步分析;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重要水利枢纽建设提供了基本资料和设计标准等。②主要农作物的需水规律,灌溉制度和节水灌溉技术,各类灌排工程建筑物的新形式,机电排灌设备等。③大型水利枢纽在复杂条件下的枢纽布置,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高坝建筑技术,高速水流消能防冲,大流量、高落差的江河筑坝施工导流,高坝通航,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高边坡开挖和岩坡稳定,以及混凝土和土石料质量控制,水工建筑物的原型观测和抗震防护,水库泥沙研究等。④水利建设与管理中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定位系统应用,新型混凝土掺和材料、高分子材料应用以及勘测设计施工中的新工艺设备等。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宏观决策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科学发展展望在21世纪中,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紧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危机,中国缺水局面将更加严峻。全球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业污染、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有毒废弃物排放、酸雨、海洋污染以及生物种群多样化消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水利科学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综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水利科学将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新的进展:①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供需前景分析,涉及水资源的可能变化、可供水量开发、需水前景估计等,以及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出发,进行水资源的系统规划和综合开发;②高效能节水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包括节水和农业高产技术和科学用水,劣质水的净化和利用,地下水回灌,回归水再利用,高效节能排灌机泵,还有喷、滴、微灌的新设备和新材料,渠道防渗和输水管道新技术等;③经济社会发展对江河防洪减灾提出新要求,要开展土地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科学规划,制约盲目发展洪泛平原的社会机制,有效的工程和非工程防洪措施,近代技术的应用,控制洪水减轻洪涝灾害,满足环境和生态平衡要求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等;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抓好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包括适合于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农林牧优良品种,坡地改良和土地利用的新方式,固土保水的新技术等;⑤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包括新的勘探手段与方法,新型水工建筑物,大型施工设备与新施工方法,水工建筑物新材料等;⑥现代化工程管理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自动化、卫星遥感、卫星通信等技术,现代化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技术等。

水灾

  • 洪水灾害、内涝灾害和渍害。在中国古代洪涝是不分的,及至后来修筑了堤防、围垸等防洪工程,天然来水受到人为的分割,逐步有了洪涝之分。一般认为河流漫溢或堤防溃决(称“外水”)造成的灾害为洪灾;当地降雨过多,长久不能排去的积水(称“内水”)造成的灾害为涝灾。由于“内水”和“外水”是相对的,因此很难严格区分,在世界其他国家,不论“内水”、“外水”,严重受淹的都称洪水(flood)。涝是地面受淹,而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过湿状态。单纯的渍造成的灾害称为渍害。由于涝和渍在多数地区是共存的,如水网圩区、沼泽地、平原洼地等既易涝又易渍,因此在这类地区又难以分开,统称涝渍灾害。水灾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早已存在了,然而灾害必须伴随人类社会才能发生。同时,人类活动的结果也会影响到相对平衡的自然环境,使灾害变得更为严重。洪灾按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又包括:强度较大的降雨产生的暴雨洪灾;因积雪融化而产生的融雪洪灾;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或因河势水流变化,挟冰下泄,形成冰塞或冰坝,导致河水泛滥而产生的冰凌灾害;因连续降雨或大雨,沟谷和坡地含有大量水分的泥沙、石块骤然下泄而产生的泥石流灾害;水库坝体或其他挡水建筑物瞬时溃决而产生的溃坝灾害;沿海地带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所引起的海面风暴潮灾害。中国水灾中国水灾频繁,有100万km2土地遭受洪涝威胁,其中暴雨洪灾占第1位。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最为严重。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中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 092次。在1949年前的2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 500多次,改道26次;1933年8月大水,决口54处,淹地110万hm2,360多万人受灾,死亡1.8万人。公元前185~公元1911年,长江共发生洪涝灾害214次;1870年大水,嘉陵江中下游及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间两岸的城镇全部受淹,荆江河段南岸冲开松滋口门,北岸监利堤防溃决,洞庭湖、荆北平原地区尽成泽国,武汉在长江与汉水汇合地区大部被淹。1924~1949年,长江发生水灾11次,1931年洪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大部被淹,333.3万hm2农田、2 855万人受灾,死亡14.5万人。1400~1900年,淮河共发生水灾350次,1931年洪水淹地513.3万hm2,死亡7.5万多人。1368~1948年,海河共发生水灾387次,6次洪水波及北京,1917年和1939年天津市被淹。1915年,珠江水系的北江、西江同时发生大水,52万hm2农田受淹,失收30万hm2,广州市水淹7 d,受灾人口300万人。1932年松花江大水,哈尔滨市进水。根据1950~1990年41年资料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农田受灾面积780万hm2,成灾面积430.8万hm2;平均每年倒塌房屋190万间,因水灾直接死亡人口5 500人。在此期间灾情较重的年份有:1954年,长江流域大水,被淹耕地313.3万hm2,受灾人口近2 000万人,但经大力抢护防守,保证了荆江大堤、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同年,淮河流域6~9月大水,农田被淹526.7万hm2,经过抢护,也确保了沿淮主要城镇、工矿企业和交通干线的安全。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连降暴雨,南部各河相继漫溢,溃决淹地380万hm2,冲毁京广、石德铁路75km,经济损失60多亿元,经过分洪等措施,保证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1975年8月上旬淮河流域降特大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冲毁铁路约31km,淹没农田119万hm2。1977年黄河中游地区连降3次暴雨,延安市被淹,潼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流量,还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黄河龙门、渭河华县、汾河河津、洛河 头4站总沙量达16.8亿t,超过黄河年平均输沙量。1981年四川盆地降暴雨,138个县市受灾,117万hm2农田受灾,成渝、成昆、宝成铁路中断,直接损失达25亿元以上。1985年7~8月,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台风袭击,各大江河水位迅涨,辽宁、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总计淹地720万hm2,粮食减产100多亿kg,辽河油田、辽阳化工厂等工矿企业被迫停产,沈阳至丹东铁路一度中断。 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江河多次发生接近20世纪发生过的特大洪水。长江流域继1991年太湖流域和中下游大水之后,先后发生了1994、1995和1996年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大洪水,1998年又发生了全流域特大洪水;珠江流域1994年发生西江、北江流域50年一遇洪水,1998年西江发生仅次于1915年的特大洪水;闽江在1992和1998年分别发生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大洪水。淮河流域中下游1991年发生大洪水。嫩江流域1991年曾发生较大洪水,1998年嫩江和松花江发生了超历史记载的最大洪水。洪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如1954年江淮大范围的水灾,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影响到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迫使部分工业特别是轻纺工业部分停产。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和个人资产的不断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1991年淮河、太湖大洪水时,淮河流域受灾人口5 243万人,农田受灾552万hm2、成灾40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339亿元;太湖流域受灾人口1 435万人,农田受灾69万hm2、成灾4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18亿元。1998年大洪水,全国农田受灾2 229万hm2,成灾1 37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2 551亿元。中国20世纪50年代单位面积水灾综合损失指标为2 190元/hm2,至80年代增长到12 120元/hm2,90年代达20 000元/hm2以上。世界水灾美国约有7%的土地受洪水威胁,20世纪曾有15年遭受严重洪水灾害,遭灾年每年的经济损失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1972年水灾损失达65.5亿美元,死亡105人。1993年密西西比河发生20世纪最大的洪水,洪灾损失估计达150亿美元,54 000人无家可归。美国水灾损失约占其国内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0%。原苏联受洪水威胁地区,以欧洲北部和远东最为严重,水灾的年平均损失约为1.5亿卢布。印度北部和恒河平原易遭洪水泛滥,全国年平均水灾损失27亿卢比,1975年比哈尔邦的洪水损失达50亿卢比。日本有10%的土地易受水灾,年平均水灾直接损失0.53亿美元。欧洲多瑙河沿岸8个国家,有1.9万km2的土地和沿岸许多城市均受洪水威胁。据全世界179个国家1963~1992年的资料统计,洪水包括热带风暴引起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分别占15种自然灾害的62%和52%。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的成灾次数、受灾人口和面积,以及灾害的经济损失均居首位。

尼罗河

  • 世界第一长河,非洲东北部的一条重要国际河流。尼罗河南北流向纵贯非洲东北部,注入地中海。上源为卡盖拉河,源于布隆迪南部山区,北流至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三国交界处,再向东流入维多利亚湖。自湖的北端流出后称维多利亚尼罗河。北流进入基奥加湖,出口后西流经卡巴雷加瀑布,入艾伯特湖。湖的北端出口为艾伯特尼罗河。北流至尼穆莱,接纳右岸支流阿苏瓦河后,进入中游,称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沿东非裂谷北流,河谷狭深,多急滩瀑布。自博尔往北,流经平浅的沼泽盆地。出盆地后,接纳右岸支流索巴特河,再流至喀土穆,与右岸来的青尼罗河汇合后称尼罗河,进入下游地区。再北流接纳右岸支流阿特巴拉河后,直到河口无旁侧支流汇入。尼罗河全长6 671 km,流域面积287万km2,干支流流经布隆迪、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9个国家(见图)。 尼罗河水系示意图 尼罗河自苏丹的喀土穆至埃及的阿斯旺河段为沉积岩区,河谷狭窄,共有6处瀑布,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尼罗河在阿斯旺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40亿m3,即为尼罗河的总水量,因为自然地理影响,尼罗河水量自南向北递减。埃及于1902年建有老阿斯旺水库。1970年,在老阿斯旺水库上游7 km处建成坝高111m的阿斯旺高坝,形成库容为1 689亿m3的纳赛尔水库,装机容量2 100 MW,每年可提供740亿m3稳定水量为埃及、苏丹所引用。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至纳贾哈马迪一带河宽约16 km。开罗以下分成许多支汊流入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平原面积2.5万km2,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尼罗河流域东南部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年降雨量1 000~1 500 mm,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为尼罗河干流提供了89%的年径流量。每年7~9月为“大雨期”,10月至翌年2月为干季。尼罗河干流上游地处赤道两侧,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200~1 300 mm。从尼穆莱向北,雨量递减,雨季缩短。尼罗河穿过苏丹中南部,从热带稀树草原过渡到半荒漠区,年降水量也从蒙加拉的946 mm,减至喀土穆的167 mm。由于沼泽广泛分布,蒸发量大,水量损失严重。从喀土穆往北,降雨量急剧减少,至开罗年降雨量不足25 mm。自开罗至河口,由于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年降雨量逐渐增加至200 mm。从喀土穆至河口,河流穿过热带沙漠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是一个径流上完全依靠上游补给的沙漠失水区。入海口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10亿m3,其中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8%来自阿特巴拉河,但洪水期和枯水期来水所占比例有很大变化。在洪水期,青尼罗河占68%,白尼罗河占10%,阿特巴拉河占22%;在枯水期,青尼罗河占17%,白尼罗河占83%,而阿特巴拉河无径流汇入。水资源的这种季节变化,与各河流域的降水特点有密切关系。尼罗河三角洲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是现代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人民即利用尼罗河洪水漫灌农田,对埃及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初乌干达、苏丹、埃及等国开始在尼罗河干支流上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并逐渐改进灌水措施。尼罗河流域已有大型水闸7座、大坝10座,水电装机容量2 901 MW,全流域灌溉面积454.8万hm2,主要分布在埃及和苏丹两国。阿斯旺以下和上中游的许多河段可通航。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建立的泥沙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的国际组织。1984年7月21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在土壤侵蚀与河流泥沙领域的科学研究、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培训人才,为合理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减轻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服务。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水文十年”计划中,将土壤侵蚀、河流泥沙输移和沉积问题作为重要研究课题,而中国河流泥沙引人瞩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重视。1980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1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学者钱宁教授在会上提出了在中国成立“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创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与会专家的一致支持。198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决议,建立泥沙中心。该中心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B(ii)类,即“由一个国家建立,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并得到其资助的国际中心”。原水利电力部为中国政府执行机构,经国务院批准于1984年由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A.姆博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建立中心的协定,并出席了中心揭牌仪式。基本任务:①促进泥沙的科学研究(包括泥沙运动、输移和沉积)。②交流各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包括承担技术咨询)。③为各国专家的合作研究提供实验及野外实验基地。④组织专题性的国际培训班、学术会议及专题讨论会,组织国际学术考察与讲学,并负责“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筹备事务。⑤出版英文杂志《国际泥沙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组织机构:1984~1992年根据中心章程规定设有“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由中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有关单位派代表参加管委会,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并代表中心对外联系。1993年以后改为“中心主任”负责制,由水利部任命,不再设“管委会”,属部管法人事业单位,编制20人。中心设有“国际顾问委员会”(简称顾委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粮农组织的代表,国际学术团体代表及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对中心的发展方向、计划安排及国际活动提出咨询与建议,协助筹集中心的活动经费。1984年顾委会主席在征得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同意后,水利部任命林秉南院士为首任主席。中心下设秘书处、研究培训处及荆江实验基地、钱塘江河口海岸研究基地。该中心与世界上48个国家和地区的84个单位建立了信息交换关系;《国际泥沙研究》发行到32个国家、地区和4个国际组织;分别在4个国家举行了7次大型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主办或协办其他国际学术讨论会20余次;举办国际和国内培训班60次,开展国内国际咨询10余项,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工程泥沙课题研究、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等重大项目;建立全国泥沙信息网,设立钱宁泥沙科学基金会,开展全国泥沙科研活动。网址:http://www.irtces.org

《俄罗斯联邦水法》

  • 1995年10月1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同年11月16日俄罗斯总统签署批准发布实施。该法共有6篇146条,包括总论、江河湖泽及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所有权及其他有关权力、国家对江河湖泽及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施管理、江河湖泽及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争端的解决以及违反水法应承担的责任、江河湖泽及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目标开发。该法规定,俄罗斯联邦疆界内的江河湖泽等水体属国家所有,少数零散的水体允许所在市镇和私人所有。水体可以属俄罗斯联邦所有,也可以属俄罗斯联邦所在州、区所有。属俄罗斯联邦所有的各类水体和属各州、区所有的各类水体属国家所有制范畴,不得转为市镇单位、个体公民和法人所有。联邦所有的水体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实施管理。俄罗斯联邦政府可以根据宪法和水法,将一部分属联邦所有的水体的管理权交州、区等机构去执行。该法规定,俄罗斯实行用水许可制。俄罗斯公民和法人开发利用江河湖泽和地下水源时,如不修建工程,不使用机械设备的用水,可不办理用水许可证;如需修建工程设施,使用机械设备的用水,则须办理用水许可证。该法规定,国家可以根据水量平衡情况实施限额用水,授权水资源主管机构作出具体规定。该法明确规定,必须用经济手段调节江河湖泽和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开发、利用、恢复和保护,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水付费,并规定通过联邦法律和相关法规形式明确水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交纳办法及其最高费用幅度。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制定具体收费标准。使用江河湖泽及地下含水层等水体的收费制度包括:水体使用费和水体恢复保护费,由持用水许可证的公民和法人定期交纳。所征收的水体使用费由联邦财政和水体所在州、区财政按比例分配,划入联邦财政的为40%,划入地方财政的为60%。水体恢复保护费主要是指公民与法人按规定限额从水体取水的费用;超限额取水的费用;按用水许可证规定取水的费用;达标排放污水的费用。水体恢复保护费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划入联邦财政的为40%,划入地方财政的为60%。划入联邦财政的水体恢复保护费用于水体的恢复和保护,形成保护基金;划入地方财政的水体恢复保护费,则用来资助水体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污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费和排放水质不达标费则按联邦10%、地方90%进行分配。